[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卡簧拆裝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51040.8 | 申請日: | 2015-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119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恒建;王占鵬;趙剛;原巖飛;李萬果;朱喜軍;李勃;喬艷峰;劉貴召 | 申請(專利權)人: | 榆林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30 | 分類號: | B25B27/30;B25B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9000 陜西省榆***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卡簧 拆裝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組裝和維修工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調節的內外卡簧拆裝工具。
背景技術
卡簧鉗是機械裝配和大修中常用的一種拆裝工具,通常情況下,卡簧鉗有內卡簧鉗和外卡簧鉗之分,常態下鉗口開合的是孔用卡簧鉗,鉗口閉合的是軸用卡簧鉗。在煤機的大修過程中,通常情況下由于設備的使用工況不佳和維護保養不當,在大修時內外卡簧都有一定的變形,在卡簧尺寸較小變形不太嚴重的情況下,即便是熟練工也需要一定的臂力和技巧才能將其拆下,一旦卡簧尺寸較大或者變形嚴重,那么拆下將變得十分困難,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破壞性拆除,且在設備解體時要頻繁的更換內外卡簧鉗,因此拆卡簧對于一般操作工特別是女工而言難度較大,且在操作不當的情況下會導致卡簧飛出傷人。
實用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卡簧拆裝工具,實現將內外卡簧鉗合二為一,以拓寬其適用范圍。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卡簧拆裝工具,包括有經轉軸銷連接的第一鉗臂及第二鉗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手輪、螺桿及彈簧組成的調節機構,其中所述螺桿通過第一鉗臂、第二鉗臂上分別開設的通孔及螺紋孔貫穿設置于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之間,所述手輪固定設于第一鉗臂一側的螺桿頂端,所述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之間于靠近轉軸銷連接處設置有彈簧。
優選的,所述第一鉗臂上的通孔被配置為腰型槽。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兩個鉗臂之間的距離通過螺桿進行調節,使用時可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轉動手輪來旋轉螺桿以調節鉗口的開合與閉合,調節完畢后通過螺紋的自鎖性將力均勻的作用的卡簧處,實現將內外卡簧鉗合二為一,拓寬了卡簧鉗的適用范圍,能夠平穩拆裝卡簧,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結合圖1,附圖標記如下:
1-第一鉗臂,2-第二鉗臂,3-轉軸銷,4-手輪,5-螺桿,6-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工作原理及技術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視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卡簧拆裝工具,包括有經轉軸銷3連接的第一鉗臂1和第二鉗臂2,以及由手輪4、螺桿5及彈簧6組成的調節機構,其中第一鉗臂1上開設有配合螺桿5在旋入或者旋出的過程中相對位置調節的腰型槽,第二鉗臂2上開設有配合螺桿5運動的螺紋孔,螺桿5通過第一鉗臂1、第二鉗臂2上分別開設的通孔及螺紋孔貫穿設置于第一鉗臂1和第二鉗臂2之間,螺桿5于第一鉗臂1一側的頂端固定設有手輪4,以通過旋轉4手輪帶動螺桿5轉動,彈簧6設置于第一鉗臂1和第二鉗臂2之間靠近轉軸銷3處,以提供彈力使第一鉗臂1、第二鉗臂2在不使用狀態下保持開合狀態。
使用時,通過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旋轉手輪4,從而帶動螺桿5在鉗臂中螺入或者旋出實現鉗臂的開合與閉合,第一鉗臂1中設的腰型槽利于螺桿5在旋入或者旋出的過程中相對位置的調節,彈簧6給于一定彈力使鉗臂在不使用狀態下保持開合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榆林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榆林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510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由移動式旋轉工作臺
- 下一篇:清水過濾器壓蓋拆卸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