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行車制動器及行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50716.1 | 申請日: | 2015-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295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8 |
| 發明(設計)人: | 夏明立;劉道兵;周杰;柏茂生;孫旗;吳傳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49/16 | 分類號: | F16D49/16;F16D65/14;B66D5/00;F16D121/02;F16D125/68;F16D1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黨麗;江懷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車 制動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行車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行車制動器及行車。
背景技術
行車又稱起重機,是對吊車、航車以及天車等的統稱,一般的,行車通過電機、減速器及卷筒完成起吊驅動。其中,減速器上還設置有行車制動器,其用于制動行車。
圖1為現有技術中行車制動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行車制動器包括底座11、驅動單元12、左制動臂13、右制動臂14、左摩擦片15、右摩擦片16、連桿組件17及彈性組件18;其中,左制動臂13和右制動臂14的下端轉動連接于底座11上,左制動臂13和右制動臂14中部分別連接有左摩擦片15和右摩擦片16,左制動臂13和右制動臂14的中上部連接有彈性組件18,左制動臂13和右制動臂14的頂端連接有連桿組件17,連桿組件17由驅動單元12驅動,驅動單元12安裝于底座11上。驅動單元12不工作時,彈性組件18拉緊左制動臂13和右制動臂14,使得左摩擦片15和右摩擦片16合攏以夾緊減速器19的輸入軸,如此完成行車制動;當驅動單元12工作時,其驅動連桿組件17使得左制動臂13和右制動臂14相互遠離,并帶動左摩擦片15和右摩擦片16相遠離,以此停止制動。
現有技術中的當連桿組件17驅動左制動臂13和右制動臂14相遠離時,兩者遠離一定幅度時,左摩擦片16和右摩擦片16即脫離輸入軸,制動即停止。理想狀態下此時左制動臂13和右制動臂14應該停止背離運動,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左制動臂13和右制動臂14的行程無法由其自身決定,其必須跟隨驅動單元12同步運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行車制動器及行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行程制動器的制動臂的行程無法自控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行車制動器,包括:
底座;
驅動單元,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左制動臂、右制動臂,兩者相對設置,且底部與所述底座轉動連接;
左摩擦片、右摩擦片,兩者相對設置,且所述左摩擦片安裝于所述左制動臂上,所述右摩擦片安裝于所述右制動臂上;
連桿組件,其一端連接于所述驅動單元的伸縮桿上,其另兩端分別與所述左制動臂和右制動臂的頂端相連;當所述驅動單元驅動伸縮桿上升時,所述連桿組件驅動所述左制動臂和右制動臂相背離運動;
彈性組件,其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左制動臂和右制動臂的中上部;
還包括限位件,所述左制動臂和/或所述右制動臂上與所述左摩擦片和所述右摩擦片相背離的一側固定有所述限位件,且所述限位件的底部與所述底座之間具有一預定尺寸的間隙。
上述的行車制動器,還包括高度調節機構,所述限位件通過所述高度調節機構與所述左制動臂和/或所述右制動臂連接,
上述的行車制動器,所述高度調節機構為設置于所述左制動臂上的凸出板,所述限位件為外螺紋件,所述凸出板上開設有螺孔,所述外螺紋件與所述螺孔相配合。
上述的行車制動器,所述彈性組件包括芯軸、套筒、壓板及彈簧,所述芯軸的一端內套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壓板固定于芯軸的一端,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抵接于所述壓板和所述套筒上。
上述的行車制動器,所述套筒上設置有滑道,所述壓板上設置有滑動部,所述滑動部與所述滑道相配合。
一種行車,包括電機、由所述電機驅動的傳動軸、由所述傳動軸驅動的減速器以及由所述減速器的輸出軸驅動的卷筒,還包括權利要求上述的行車制動器,所述左摩擦片、右摩擦片以所述減速器的輸入軸為中心相對設置。
上述的行車,所述行車制動器由兩個,兩個所述行車制動器分列于所述輸入軸的兩端。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行車制動器,左制動臂和右制動臂的外側設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的底部與底座具有一預定尺寸的間隙,當左制動臂和右制動臂相背離運動時,限位件跟隨運動,運動到一定幅度后,限位件的底部抵上底座,以此限制左制動臂和右制動臂的繼續轉動,完成左制動臂和右制動臂的行程限位。
由于上述行車制動器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包含該行車制動器的行車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行車制動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行車制動器的合攏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507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伺服壓力機制動系統的控制管路
- 下一篇:一種低扭矩外球面球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