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中間包耐火材料開澆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48423.X | 申請日: | 2015-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706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葉忠;孫振宇;趙晨光;吳世龍;舒耀;王成青;高洪濤;李泊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41/00 | 分類號: | B22D41/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華惠專利事務所 21213 | 代理人: | 趙長芳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間 耐火材料 開澆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連鑄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控制中間包開澆下渣的耐火材料開澆管。
背景技術
板坯連鑄工藝流程中,中間包控流有兩種方式:一種為塞棒控流,另一種是滑板控流。使用塞棒控流時,大罐開澆后,可以等待中間包液位上漲到一定高度后,再打開塞棒,此種方式可以有效控制中間包開澆下渣;使用滑板控流時,需要配合使用開澆管。利用開澆管是鋼水液面提升至一定高度,以減少中間包開澆下渣量。
然而,無論鋼質開澆管還是耐火材料開澆管,鋼液都要從開澆管頂部流入,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鋼液上層耐材及異物流入流鋼通道,既對開澆頭坯質量造成影響,且耐材及異物的流入極易造成流鋼通道的堵塞,帶來開澆失敗的風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間包耐火材料開澆管,其目的旨在防止耐材及異物流入流鋼通道,避免流鋼通道的堵塞,提高頭坯質量,降低開澆失敗的風險。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中間包耐火材料開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開澆管采用分體式結構,由管座、管體及限位柱組成;管座與坐于其上的管體內徑及外徑均相同,在管座與管體內壁對應位置上分別設有至少3個卡孔,管座與管體通過U形卡連接為一體,管體上沿上等間距設有至少2個限位柱。
所述管座高度為80~120mm。
所述管體高度與限位柱高度相同,均為180~220mm。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有益效果為:
將開澆管管座埋入中間包底部并固定。開澆后,鋼液將開澆環浮起,開澆環將鋼液上層的耐材及異物阻擋在外側,當鋼液面超過開澆管管體上沿后,流入開澆管內,而開澆管頂端的限位柱繼續限制開澆環不被鋼液沖走,保持開澆管上方鋼液表面沒有耐材和異物,即使澆注漩渦產生,也不會卷入異物。當鋼液充滿開澆管內部時,連接管座與管體的U形卡就會被鋼水熔化,管座與管體自然分離,操作人員可以用鉤子將其取出,從而避免澆注過程中鋼液對開澆管沖刷產生的夾雜物。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原開澆環上浮超過開澆管后被鋼液沖走的弊端,可有效防止耐材及異物流入流鋼通道,避免流鋼通道的堵塞,即使在澆注漩渦產生的情況下,也不會卷入異物,從而提高開澆頭坯質量,降低開澆失敗的風險。同時避免了原開澆管浸泡在鋼液中,被沖刷產生夾雜物的弊端,提高了鋼水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耐火材料開澆管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管座1、中間包底部2、U形卡3、管體4、限位柱5、開澆環6。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中間包耐火材料開澆管采用分體式結構,由管座1、U形卡3、管體4及限位柱5所組成。管體4坐于管座1之上,管座1與管體4的內徑及外徑均相同。在管座1與管體4的內壁對應位置上分別設有4個卡孔,管座1與管體4通過U形卡3連接為一體.在管體4上沿上等間距設有2個限位柱5。
以一機雙流50噸中間包為例,管座1與管體4的內徑為200mm,管座1高度為100mm,管體4的高度與限位柱5的高度相同,均為200mm。管座1埋入中間包底部2的深度為50mm,外套開澆環6的直徑為300mm,高度為6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4842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真空式雙閥多層共擠膜輸液袋
- 下一篇:掀背式自動裝盒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