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段回液雙向熱管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447791.2 | 申請日: | 2015-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879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令霞;周前;蔣建飛;周志一;楊海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城建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8D15/02 | 分類號: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師事務所 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 地址: | 467036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段回液 雙向 熱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雙向傳熱熱管領域,具體為一種多段回液雙向熱管。
背景技術
合理有序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協調發(fā)展是我國節(jié)能技術發(fā)展的目標。近年來,我國對熱管技術在節(jié)能與能源的合理利用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廣泛的探討。
熱管是人們所知的最為有效的傳熱元件之一,它無需外加動力就可以將熱量通過其較小的截面積遠距離地傳輸。
根據熱管內工作介質的回流方式,熱管可分為重力式熱虹吸管(無吸液芯)和依靠毛細力工作的普通熱管(有吸液芯)。
重力熱管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熱管,它依靠重力回流工作液,其殼體內壁無吸液芯結構,在重力場中,只要求把冷凝段置于蒸發(fā)段上方。故其傳熱方向是由下向上傳熱。
一根水平放置的有芯熱管,由于其內部循環(huán)動力是毛細力,所以任意一端受熱就可作為蒸發(fā)段,而另一端向外散熱就成為冷凝段,從而可以雙向傳熱。但是,如果將有芯熱管垂直放置,則其由下向上傳熱不受影響,由上向下傳熱能力因液態(tài)工質的重力作用受到較大影響。因此,提供一種可以豎直由上向下傳熱的熱管,尤其是一種多段回液雙向熱管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針對蒸發(fā)器在冷凝器上方豎向傳熱的熱管,為了順利將熱量由熱管上部傳遞到熱管的下部,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段回液雙向熱管,能夠分段將冷凝的液態(tài)工質送到熱管中部的吸液芯管道中,使液態(tài)工質由吸液芯輸送到熱管的蒸發(fā)器,達到制冷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多段回液雙向熱管,包括熱管殼體6,與熱管殼體6頂部連接熱管上換熱器10,和與熱管殼體6底部連接的熱管下換熱器1,所述的熱管殼體6底部設置有下集液器2,上部設置有上集液器9,中部設置有吸液芯管道5;所述的熱管殼體6的內壁上設置有翅片集液槽4,翅片集液槽4與吸液芯管道5之間設置有回液管3;
所述的下集液器2和上集液器9均為球面形,焊接在熱管殼體6內;
所述吸液芯管道5布置在熱管中部;管道內部充滿吸液芯,管壁設有回液孔與回液管3相通;所述的吸液芯管道5上部焊有一個球面形的接液盤8,盤中部有圓孔直徑與吸液芯管道5的直徑相同,方便液態(tài)工質流入的吸液芯;
所述的吸液芯管道5由分布在周圍的回液管3固定在熱管中部;
所述的翅片集液槽4為焊接或緊配合固定在熱管殼體6內壁的帶有兩個圓弧頂和兩個圓弧底的集液槽,集液槽當翅片使用;
所述的兩個圓弧底的最低處開有翅片集液槽回液孔7,所述的翅片集液槽回液孔7與回液管3相通;相鄰兩個翅片集液槽4的圓弧頂與圓弧底相對,即相鄰的兩個翅片集液槽4的回液管3呈90度角;
所述的回液管3一端與翅片集液槽4的翅片集液槽回液孔7相通,一端與吸液芯管道5的回液孔相通。
積極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傳統熱管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吸液芯布置在熱管中部的吸液芯管道中,液態(tài)工質在傳輸過程中,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布置在熱管內壁的翅片集液槽,增加了熱管內的換熱面積,強化了換熱,氣態(tài)工質在傳輸過程中會逐漸液化并在翅片集液槽內集聚,然后液態(tài)工質匯集到圓弧底處,由翅片集液槽回液孔通過回液管流到吸液芯管道的吸液芯中,使得整個熱管多段回液,保證液態(tài)工質順利流向蒸發(fā)段。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中為:熱管下換熱器1、下集液器2、回液管3、翅片集液槽4、吸液芯管道5、熱管殼體6、翅片集液槽回液孔7、球面形接液盤8、上集液器9、熱管上換熱器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多段回液雙向熱管,包括熱管殼體6,與熱管殼體6頂部連接熱管上換熱器10,和與熱管殼體6底部連接的熱管下換熱器1,所述的熱管殼體6底部設置有下集液器2,上部設置有上集液器9,中部設置有吸液芯管道5;所述的熱管殼體6的內壁上設置有翅片集液槽4,翅片集液槽4與吸液芯管道5之間設置有回液管3;
所述的下集液器2和上集液器9均為球面形,焊接在熱管殼體6內;
所述吸液芯管道5布置在熱管中部;管道內部充滿吸液芯,管壁設有回液孔與回液管3相通;所述的吸液芯管道5上部焊有一個球面形的接液盤8,盤中部有圓孔直徑與吸液芯管道5的直徑相同,方便液態(tài)工質流入的吸液芯;
所述的吸液芯管道5由分布在周圍的回液管3固定在熱管中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城建學院,未經河南城建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477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