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皮帶頭部粒料連續攪拌溢流取樣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46323.3 | 申請日: | 2015-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890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吳敬;蔡長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襄陽中和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20 | 分類號: | G01N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1057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皮帶 頭部 連續 攪拌 溢流 取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顆粒材料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皮帶頭部粒料連續攪拌溢流取樣器。
技術背景
皮帶輸送機是一種工效高、機動性好的連續輸送設備,廣泛應用于建材、冶金等行業顆粒狀物料的輸送。為了監測物料質量,通常需要通過采集運輸皮帶上礦物樣品來進行化驗檢測,以便為物料下一工序的加工、銷售和品質管理提供準確的數據。物料化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對成品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但在工業生產中對全部物料進行監測化驗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從大批量的物料中,采集到代表性的樣品進行化驗分析。
皮帶在輸送物料過程中進行取樣時,為了保證樣品的代表性,需要從皮帶上定時、定量地采集多份樣品后綜合為一個化驗樣本進行化驗檢測。這就要求取樣工作需根據取樣標準從皮帶輸送的物料中規律地、反復多次地完成樣品的采集,而對于這種重復性高、規律性強的作業,采用機械自動化的皮帶取樣裝置十分必要。
現有的皮帶取樣裝置分為皮帶頭部取樣裝置和皮帶中部取樣裝置,存在功能單一、結構復雜龐大、檢修困難的不足,不能完全滿足生產取樣作業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皮帶取樣裝置存在功能單一、結構復雜龐大、檢修困難的不足,通過機電一體化設計,公開一種可根據客戶需求和現場實際情況需要,實現自動連續取樣或手動間斷取樣的皮帶取樣器,單位時間內的取樣量和取樣間隔時間亦可根據現場需求隨時調整,并可實現無人值守持續取樣,樣品在取樣器攪拌桶內部攪拌均化,并隨時更新攪拌桶內部的樣品,多余樣品排回物料輸送系統。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皮帶頭部粒料連續攪拌溢流取樣器,由安裝于機架且相互連接的取樣機構、攪拌溢流機構、下料機構構成,機架為層狀的框架式結構;
所述的取樣機構由取樣減速電機、取樣主軸和取樣料斗構成,取樣減速電機固定于機架的上層層面上,取樣主軸為中空的軸狀結構,取樣主軸的一端垂直固定于取樣減速電機的電機軸上,另一端固定連接于機架下層的上端面上,取樣料斗固定安裝于取樣主軸上且與取樣主軸中空的內部連通;
所述的攪拌溢流機構由攪拌減速電機、攪拌軸、攪拌葉片和攪拌桶構成,攪拌減速電機固定于機架下層的上端面上,攪拌桶固定連接于機架下層的下端面上,攪拌軸一端通過軸垂直連接于攪拌減速電機的電機軸上,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攪拌葉片,攪拌葉片為U型回轉體結構,攪拌葉片置于攪拌桶的底部,攪拌桶的側壁上設置有溢流口;
所述的下料機構由下料溜管和下料口構成,下料溜管固定連接于攪拌桶的底部且與攪拌桶的內部連通,下料溜管上設置有下料口,下料口上安裝有取樣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產品主要適用于生產顆粒狀半成品和成品的企業,通過皮帶輸送的固體顆粒物料的取樣,如:如水泥行業的石灰石、熟料,火力發電行業的煤塊,采礦行業的原礦石等,一般安裝于皮帶頭部落料的位置。采用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可自動定時定量對皮帶輸送的固體顆粒(塊狀)物料進行取樣,為分析試驗提供良好的試樣,提高取樣效率和取樣精度。且余料可通過攪拌溢流通過溢流口返回皮帶料流。
本實用新型結構可對生產流程中的成品及原料進行連續自動取樣,以便檢測和控制產品質量,可取代手工取樣的方法,提高取樣的穩定性、均勻性和可靠性,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分析檢測準確性和自動化程度,優化生產工藝條件。該產品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運行平穩、功能可靠、適用范圍廣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為:皮帶頭部粒料連續攪拌溢流取樣器,由安裝于機架4且相互連接的取樣機構、攪拌溢流機構、下料機構構成,機架4為層狀的框架式結構;
所述的取樣機構由取樣減速電機1、取樣主軸2和取樣料斗3構成,取樣減速電機1固定于機架4的上層層面上,取樣主軸2的一端垂直固定于取樣減速電機1的電機軸上,另一端固定連接于機架4下層的上端面上,取樣料斗3固定安裝于取樣主軸2上;
所述的攪拌溢流機構由攪拌減速電機5、攪拌軸6、攪拌葉片7和攪拌桶8構成,攪拌減速電機5固定于機架4下層的上端面上,攪拌桶8固定連接于機架4下層的下端面上,攪拌軸6一端通過軸垂直連接于攪拌減速電機5的電機軸上,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攪拌葉片7,攪拌葉片7為U型結構,攪拌葉片7置于攪拌桶8的底部,攪拌桶8的側壁上設置有溢流口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襄陽中和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襄陽中和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463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