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保護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45040.7 | 申請日: | 2015-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820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璐;楊淑芳;區仲甜;王啟為;林柳燕;杜艷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海棗椰風景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3/06 | 分類號: | A01G23/06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謝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護 苗木 手抬式起苗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設備中的起苗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種起苗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對園林景觀的要求越來越高,園林苗木容器栽培技術迅速發展起來。從事容器栽培首先要選擇苗圃地,苗圃地選好后,還要制定有效的生產計劃,主要內容有區域劃分,包括種植區域、辦公室、工人休息室、資材和工具倉庫、停車場、基質堆放場地、道路等,種植區按喬木區、灌木區、地被苗木區等的劃分;土地的平整、苗床準備;道路的修建;排灌系統的設計與安裝等。這些工作要在苗木生產之前就做好;然后才可進行苗木生產,將地栽苗后轉換為容器苗或直接培育容器苗。
當地栽苗木生長到合適的規格時,就需要起苗,由地栽苗轉換為容器苗栽培,根據苗木的規格大小選擇合適的栽培容器,而且要根據苗木的生長隨時更換容器。喬木一般采用的容器有:無紡布袋美植袋、控根器、磚等,灌木則采用無紡布袋美植袋、黑膠袋作為容器,地被小苗則采用黑膠袋作為容器。另外,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伴隨整個培育過程。當容器苗培育至合格質量時,就可出圃。
現有的苗木起苗裝車技術及采用工具如下:
1、大中規格容器苗木起苗裝車技術:使用機械起苗裝車技術,即胸徑12cm以上、不能采用人工抬上車的苗木,首先打包裝,然后放倒樹木、收攏冠幅,之后用綁帶捆綁樹干,最后吊機起吊裝車。過程中采用的機械工具有吊機、綁帶、鐵楸、洞楸。
2、小喬木、灌木容器苗起苗裝車技術:使用人工起苗裝車技術,重量較輕的直接采用人工抱起膠袋底端抬上車,較重的則兩人手握美植袋兩耳抬上車,或用繩索和扁擔抬上車。采用的工具有跳板、扁擔木棍、繩索。
3、地被植物起苗技術:采用人工分揀,裝入籮筐或紙箱等容器,然后人工抬上車。采用的工具有跳板、木棍、繩索等。
在苗木起苗裝車過程中,能夠保證苗木土球的完整無損是保證移栽種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可用的工具落后,導致現有的人工起苗裝車過程中容易損壞苗木土球,抱起、提起、抬起、抬起操作都容易造成苗木土球受擠壓而松散,尤其是更換容器時間不長的苗木的土球更容易破碎。
本實用新型就是基于這種情況作出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省力、可保護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鏟。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可保護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起苗的鏟盤1,所述鏟盤1的后部連接有鏟柄2,所述鏟盤1的兩側設有連接繩索3,通過兩根所述的連接繩索3連接有抬桿4。
如上所述的可保護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鏟,其特征在于:所述鏟盤1包括水平的底板101,在所述底板101兩側分別設有左板102和右板103,在所述底板101的后側設有連接所述左板102和右板103的后板104,在所述底板101的上方設有連接所述左板102、右板103和后板104的上蓋105。
如上所述的可保護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蓋105與所述底板101平行且短于所述底板101。
如上所述的可保護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鏟柄2從下到上分別與所述底板101、后板104和上蓋105固定連接。
如上所述的可保護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鏟柄2包括豎直部201和設于所述豎直部201上部的水平部202,在所述豎直部201和所述水平部202之間設有倒圓角的手持部203。
如上所述的可保護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01的前端設有用于起苗的斜坡。
如上所述的可保護苗木土球的手抬式起苗鏟,其特征在于:所述鏟盤1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解決了人力抬上車容易造成苗木土球松散而降低苗木移植后成活率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在鏟盤上方設置一根抬桿,當鏟上較重的苗木而通過鏟柄抬不動時,可兩個人通過該抬桿抬起運走,因此大大增加了起苗重量。
3、本實用新型的鏟盤上設有一上蓋,能夠對鏟起的苗木起到保護作用,避免在轉運的過程中摔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
圖中:1為鏟盤;101為底板;102為左板;103為右板;104為后板;105為上蓋;2為鏟柄;201為豎直部;202為水平部;203為手持部;3為連接繩索;4為抬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海棗椰風景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海棗椰風景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4504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