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筆記本電腦轉軸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36673.1 | 申請日: | 2015-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951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07 |
| 發明(設計)人: | 蘇文露;王明照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獅市鑫達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7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筆記本電腦 轉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筆記本電腦轉軸,屬于配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電子產品不斷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近二十年來,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和體積更小的集成芯片出現,電腦己衍變成一種體積小,厚度薄,重量輕且易于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而現有的筆記本均以掀蓋式居多,為符合薄、小與重量輕等設計的考慮。常用的電腦包括具有顯示屏的上蓋和鍵盤構成的底座,上蓋與底座的通過轉軸來固定,通過轉軸的轉動就可以將上蓋掀起適當角度進行操作。
目前的新型筆記本電腦轉軸設計存在以下缺點:
1、轉軸轉動直接進行摩擦,產生較多的熱量,而轉軸散熱較慢,會出現局部發熱現象,這樣就會影響轉軸的使用,同時也容易造成轉軸的損壞。
2、轉軸在轉動時,無限制機構,導致上蓋轉動角度過大,這樣容易造成上蓋與其它物體碰觸而損壞,且對轉軸的磨損也較大。
3、轉軸結構零件較多,要使用較多的彈性元件,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同時這些零件的設置,并沒有發揮應有的效益,沒有使轉軸旋轉順暢度更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筆記本電腦轉軸,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具體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筆記本電腦轉軸,包括轉軸部和軸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部上設有與軸套部連接的樞軸,及使轉軸部固定于電腦面板轉動部件上的軸套連接塊,所述軸套部外圓柱面設置有軸套連接塊,軸套部內壁均勻設置有儲油槽,軸套部端部固設檔油環,所述檔油環內徑與導油部內徑相等,檔油環外端面具有限位凸起,所述轉軸部于樞軸一側還設置了限位凸棱。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與限位凸棱兩者的凸起高度相同。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軸套部內壁均勻設置有儲油槽配合導油孔能為轉軸提供持久的潤滑,保證轉軸裝置經久耐用,限位凸起與限位凸棱配合,能夠限制轉軸部轉動角度,起到保護電腦顯示屏部件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軸套部右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軸套部剖視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圖3所示,一種新型筆記本電腦轉軸,包括轉軸部1和軸套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部1上設有與軸套部4連接的樞軸2,及使轉軸部1固定于電腦面板轉動部件上的軸套連接塊3,所述軸套部4外圓柱面設置有軸套連接塊5,軸套部4內壁均勻設置有儲油槽7,軸套部4端部固設檔油環6,所述檔油環6內徑與導油部4內徑相等,檔油環6外端面具有限位凸起8,所述轉軸部1于樞軸2一側還設置了限位凸棱9,優選所述限位凸起8與限位凸棱9兩者的凸起高度相同。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獅市鑫達工業有限公司,未經石獅市鑫達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3667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