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矩形管錯位拼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27720.6 | 申請日: | 2015-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477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熊成林;王孝來;許華濤;張金武;嚴偉;劉有建;汪儉;劉飛;蔣全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3/00 | 分類號: | B23K3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凱 |
| 地址: | 23005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矩形管 錯位 拼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矩形管錯位拼接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制造行業的不斷發展,汽車制種過中由于結構和避讓空間的需求經常會涉及到需要將兩根矩形管進行錯拼焊接。而目前,兩根矩形管的錯拼連接一般采用焊接方式,這樣焊接形成的連接機構,在實際的受力過程中容易造成應力集中,從而容易導致焊縫開裂,輕則造成汽車不能使用,重則會造成車毀人亡的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矩形管錯位拼接結構,該結構連接安全可靠,使用范圍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包括一端帶切角且切角角度相同的第一、第二矩形管,所述的第一、第二矩形管的切角端呈上下方向錯位焊接在一起,且第一、第二矩形管的切角端面相平行,所述的第一矩形管的切角端面與第二矩形管的管面之間設有連接兩者的第一折彎板,所述的第二矩形管的切角端面與第一矩形管的管面之間設有連接兩者的第二折彎板,所述的第一、第二折彎板的折彎角度與第一、第二矩形管切角的角度互補。
所述第一折彎板的一側板面與第一矩形管的切角端面相焊接,所述第一折彎板的另一側板面與第二矩形管的上側管面相焊接;所述第二折彎板的一側板面與第二矩形管的切角端面相焊接,所述第二折彎板的另一側板面與第一矩形管的下側管面相焊接。
所述的第一、第二矩形管的切角角度小于60°。
所述的第一、第二矩形管錯位焊接的重疊部分其長度大于第一、第二矩形管切角端頭的長度之和。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矩形管的對接端設計成切角形式,并通過第一、第二折彎板來連接切角端面與第二、第一矩形管的管面,焊接牢固,且可以避免應力集中導致的焊縫撕裂及連接損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第二矩形管焊接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矩形管錯位拼接結構,包括一端帶切角且切角角度相同的第一、第二矩形管1、2,這里的切角是指將矩形管的直角端面斜切成一斜面,該斜面與底面之間形成切角,如圖1中的∠A及∠B。第一、第二矩形管1、2的切角端呈上下方向錯位焊接在一起,且第一、第二矩形管1、2的切角端面相平行,第一矩形管1的切角端面與第二矩形管2的管面之間設有連接兩者的第一折彎板3,第二矩形管2的切角端面與第一矩形管1的管面之間設有連接兩者的第二折彎板4,第一、第二折彎板3、4的折彎角度與第一、第二矩形管1、2切角的角度互補。具體地說,即第一折彎板3的一側板面與第一矩形管1的切角端面相焊接,第一折彎板3的另一側板面與第二矩形管2的上側管面相焊接;第二折彎板4的一側板面與第二矩形管2的切角端面相焊接,第二折彎板4的另一側板面與第一矩形管1的下側管面相焊接。第一、第二折彎板與第一、第二矩形管的切角形成互補,是為了保證第一、第二折彎板與第一、第二矩形管連接的貼合。
優選的,第一、第二矩形管1、2的切角角度小于60°。設置成這個角度范圍是為了保證第一、第二矩形管對接處的過渡足夠平緩,從而可以避免拼接處因應力集中導致的焊縫撕裂及連接損壞。
更為優選的,如圖2所示,第一、第二矩形管1、2錯位焊接的重疊部分其長度大于第一、第二矩形管1、2切角端頭的長度之和。也就是第一、第二矩形管重疊焊接的區域應大于第一、第二矩形管切角的范圍,即第一、第二矩形管錯位拼接的長度L1要大于第一、第二矩形管切角端頭長度L2、L3加起來的長度。這里第一矩形管切角端頭長度的意思是指切角所形成的斜面在第一矩形管下側管面上的正投影長度L2;第二矩形管切角端頭長度的意思是指切角所形成的斜面在第二矩形管上側管面上的正投影長度L3。L1的長度可以保證第一、第二矩形管有充足的接觸長度以保證焊接后的強度。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矩形管的對接端設計成切角形式,并通過第一、第二折彎板來連接切角端面與第二、第一矩形管的管面,焊接牢固,且可以避免應力集中導致的焊縫撕裂及連接損壞,可以適用于各種車型的各種矩形管錯拉拼接機構,使用范圍廣。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277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閉式截止閥
- 下一篇:暗桿超低溫截止閥的密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