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金屬管材拉拔矯直定尺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20772.0 | 申請日: | 2015-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732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明(設計)人: | 顧建剛;凌雪剛;莫凱鉆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奧智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3/04 | 分類號: | B23P23/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 |
| 地址: | 21541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管材 拉拔 矯直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管材拉拔矯直定尺設備。
背景技術
金屬管材、棒材生產時,在加工工藝過程中都是以大盤管狀態存在的,但是交貨時需要是直條狀態。因此需要把盤管狀態的加工成直條狀態的設備。現有技術中是通過直拉車對管材進行拉直的和切割的。直拉車包括拉拔模具8、切刀9、拉拔小車10和軌道11。在其生產過程中,拉拔小車10上裝有鉗口,拉住管材,然后拉拔小車10在軌道11上整體往前運行,管材在拉拔小車10的帶動下通過拉拔模具8拉制一道次(通過拉拔模具8,使管坯直徑和壁厚一步步達到產品要求),拉拔小車10到達一定位置后,停止前行,切刀9動作,切斷管材;拉拔小車10上的鉗口松開,管材掉落到儲料架(未畫出),拉拔小車10循環往復的動作來切斷管材。由于直拉車的設備長度限制,管材只能拉伸8-10m長。切斷后的直管兩頭都是毛邊,而且長度每一根相比都差距很大,需要再次進行切斷按成品要求的長度,這種加工方式生產效率不高,需要很多人員操作,而且料頭料尾都要去除,管材的成品率非常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管材拉拔矯直定尺設備。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金屬管材拉拔矯直定尺設備,它包括依次連接的用于帶動管材移動并對管材進行拉拔的履帶拉拔機、用于矯直管材的矯直機,用于測量管材移動速度并計算管材長度的測長裝置、用于接收測長裝置的測量數據并切割管材的切割裝置。
進一步地,金屬管材拉拔矯直定尺設備還包括用于存放切割后的管材的儲料架。
更進一步地,金屬管材拉拔矯直定尺設備還包括連接在切割裝置和儲料架之間并用于將切割后的管材拋送至儲料架上的拋送裝置。
進一步地,履帶拉拔機的與矯直機相連接一端相反的另一端連接有拉拔模座,拉拔模座內設置有拉拔模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金屬管材拉拔矯直定尺設備,管材由履帶拉拔機提供動力,其帶著管材向前不停移動,管材通過拉拔模具拉制一道次,拉拔后的管材再通過矯直機矯直,矯直后的管材通過測長裝置,測長裝置將測量和計算所得數據提供給切割裝置,切割裝置將管材切割成所需要的長度。本金屬管材拉拔矯直定尺設備,上述的所有動作都是連續的,管材移動線速度可以達到80~100m/min,產量較原有設備可提高60%。切割出來的管材,其長度誤差只有3mm,精度高,滿足客戶的要求,并且通過模具的拉拔,能夠得到較好的圓度要求。通過采用本金屬管材拉拔矯直定尺設備,生產效率和產品成品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且只需一名操作人員能夠操作整個設備,極大的節省了人力。
附圖說明
附圖1為背景技術中直拉車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金屬管材拉拔矯直設備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金屬管材拉拔矯直設備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
1、拉拔模座;2、履帶拉拔機;3、矯直機;4、測長裝置;5、切割裝置;6、拋送裝置;7、儲料架;8、拉拔模具、9、切刀;10、拉拔小車;11、軌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從附圖2和附圖3的結構示意圖可以看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金屬管材拉拔矯直定尺設備,它包括依次連接的履帶拉拔機2、矯直機3、測長裝置4、切割裝置5、拋送裝置6、儲料架7。
履帶拉拔機2的與矯直機3相連接一端相反的另一端連接有拉拔模座1,該拉拔模座1內設置有拉拔模具。履帶拉拔機2用于帶動管材移動,是管材經過拉拔模具從而對其進行拉拔。
矯直機3用于對拉拔后的管材進行矯直。
測長裝置4用于測量和計算管材的長度。拉拔后的管材經過測長裝置4,測長裝置通過測量管材的實際運行線速度來計算管材的長度,并將數據提供給切割裝置5。
切割裝置5用于接收測長裝置4的測量數據并對管材進行切割。
拋送裝置6用于將切割好的管材拋送至儲料架7上。
儲料架7用于存放切割好的管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奧智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奧智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207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五維微調機構
- 下一篇:攪拌分離式炒鍋鑄件磨削鉆孔加工一體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