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互感器銅帶纏繞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11978.7 | 申請日: | 2015-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681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立強;張生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遠東永昌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41/06 | 分類號: | H01F41/06;H01F27/28;B65H8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利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王東煜 |
| 地址: | 116299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互感器 纏繞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互感器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用于電流互感器銅帶纏繞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電流互感器銅帶繞線圈纏繞均為手工操作,完成一個電流互感器的銅帶纏繞必須二人配合,費工費時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替代手工操作,省時、省工、效率高的互感器銅帶纏繞機。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互感器銅帶纏繞機,包括銅帶、機架、固定在機架上的銅帶返回槽、下壓頭、上壓頭、繞線模、下驅動輥、上驅動輥、齒條、齒輪箱、驅動油缸、垂向壓頭油缸、橫向壓頭油缸、雙向抬輥柱缸、讓位油缸。所述的齒輪箱裝有齒輪軸Ⅰ、齒輪軸Ⅱ、齒輪軸Ⅲ、齒輪Ⅰ、齒輪Ⅱ。所述齒輪Ⅰ裝在齒輪軸Ⅰ上并與布設的上下兩齒輪軸Ⅱ嚙合,所述上下兩齒輪軸Ⅱ均裝有齒輪Ⅱ,齒輪Ⅱ與上下兩齒輪軸Ⅲ嚙合,所述上驅動輥和下驅動輥分別裝在上下兩齒輪軸Ⅲ上,當齒輪軸Ⅰ轉動使上驅動輥和下驅動輥同速、轉向相反轉動。所述的齒輪箱安裝固設在機架上的齒輪箱座上,齒輪箱頂部設置有齒條,齒輪箱底部設置有驅動油缸,所述齒條穿裝齒輪箱上固定套,其一端裝在齒輪箱中,固定套固定在與機架連接的固定板上,所述驅動油缸固定連接機架,其活塞桿由齒輪箱底端穿裝在齒輪箱中,活塞桿與齒輪箱中齒條連接,齒條與齒輪箱中齒輪軸Ⅰ嚙合,驅動油缸為上下驅動輥動力源。所述下壓頭和上壓頭設置在上下驅動輥下游一側,下壓頭和上壓頭之間設有繞線模,并以繞線模固定螺栓固定在下壓頭上,上下壓頭與上下驅動輥之間設置有銅帶穿引槽連接。所述銅帶始點由銅帶始端壓緊螺栓壓緊在繞線模上,銅帶穿出互感器線圈經銅帶返回槽使穿出互感器線圈的銅帶返回起始端,再通過銅帶穿引槽送入上下驅動輥對銅帶夾壓傳送繼續纏繞。
上述的繞線模四邊設置用于壓實銅帶的壓頭,壓頭的壓力通過橫向壓頭連桿和垂向壓頭連桿分別連接橫向壓頭油缸和垂向壓頭油缸提供,橫向壓頭油缸和垂向壓頭油缸分別連接在機架的面板上。
上述的上驅動輥連接有頂起上驅動輥的讓位油缸,使上下兩驅動輥脫開。
上述的上驅動輥和下驅動輥之間設置有雙向抬輥柱缸,雙向抬輥柱缸一側設有驅動輥張力調節螺栓,上驅動輥固定連接在裝有驅動輥壓簧的驅動輥張力調節螺栓上,下驅動輥連接驅動輥張力調節螺栓上的螺母上,驅動輥張力調節螺栓通過驅動輪架連接固接在齒輪箱的驅動輪架轉軸,通過調節驅動輥壓簧實現驅動輥牽引力的大小。
上述的繞線模設有繞線模插板。
本實用新型可替代手工操作,省時、省工、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C-C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圖5是圖1的D-D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互感器銅帶纏繞機,包括銅帶3、機架1、固定在機架上的銅帶返回槽2、下壓頭4、上壓頭9、繞線模6、下驅動輥11、上驅動輥12、齒條13、齒輪箱16、驅動油缸19、垂向壓頭油缸22、橫向壓頭油缸24、雙向抬輥柱缸26、讓位油缸29。所述的齒輪箱16裝有齒輪軸Ⅰ30、齒輪軸Ⅱ32、齒輪軸Ⅲ35、齒輪Ⅰ31、齒輪Ⅱ33。所述齒輪Ⅰ31裝在齒輪軸Ⅰ30上并與布設的上下兩齒輪軸Ⅱ32嚙合,所述上下兩齒輪軸Ⅱ32均裝有齒輪Ⅱ33,齒輪Ⅱ33與上下兩齒輪軸Ⅲ35嚙合(見圖3),所述上驅動輥12和下驅動輥11分別裝在上下兩齒輪軸Ⅲ35上,當齒輪軸Ⅰ轉動使上驅動輥和下驅動輥同速、轉向相反轉動。所述的齒輪箱16安裝固設在機架1上的齒輪箱座17上,齒輪箱16頂部設置有齒條13,齒輪箱16底部設置有驅動油缸19,所述齒條13穿裝齒輪箱上固定套14,其一端裝在齒輪箱16中,固定套14固定在與機架連接的固定板15上,所述驅動油缸19固定連接機架1,其活塞桿18由齒輪箱1底端穿裝在齒輪箱中,活塞桿18與齒輪箱中齒條13連接,齒條13與齒輪箱中齒輪軸Ⅰ30嚙合,驅動油缸為上下驅動輥動力源,通過齒條和齒輪增速實現需要的傳送長度。所述下壓頭4和上壓頭9設置在上下驅動輥下游一側,下壓頭4和上壓頭9之間設有繞線模6,并以繞線模固定螺栓7固定在下壓頭4上,繞線模設有繞線模插板8。上下壓頭與上下驅動輥之間設置有銅帶穿引槽10連接。所述銅帶3始點由銅帶始端壓緊螺栓5壓緊在繞線模上,銅帶3穿出互感器20線圈經銅帶返回槽2使穿出互感器20線圈的銅帶3返回起始端,并由人工輔助通過銅帶穿引槽10送入上下驅動輥對銅帶夾壓傳送繼續纏繞。所述繞線模6四邊設置用于壓實銅帶的壓頭,壓頭的壓力通過橫向壓頭連桿25和垂向壓頭連桿21分別連接橫向壓頭油缸24和垂向壓頭油缸22,橫向壓頭油缸24和垂向壓頭油缸22分別連接在機架1的面板23上。所述上驅動輥12和下驅動輥11之間設置有雙向抬輥柱缸26,雙向抬輥柱缸26一側設有驅動輥張力調節螺栓28,上驅動輥12固定連接在裝有驅動輥壓簧27的驅動輥張力調節螺栓28上,下驅動輥11連接驅動輥張力調節螺栓28上的螺母上,驅動輥張力調節螺栓28通過驅動輪架36連接固接在齒輪箱的驅動輪架轉軸34,通過調節驅動輥壓簧27實現驅動輥牽引力的大小。所述上驅動輥12連接有頂起上驅動輥的讓位油缸29,使上下兩驅動輥脫開讓位。當單圈銅帶傳送完畢,兩驅動輥和穿引槽必須讓位,以便實現再次纏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遠東永昌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大連遠東永昌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1197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屬化薄膜電容器
- 下一篇:一種超微晶磁芯零序電流互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