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效溶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10439.1 | 申請日: | 2015-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523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勇章;張勝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益凡環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7/00 | 分類號: | C02F7/00;C02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4025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溶氧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效溶氧系統。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領域中,好氧曝氣動力消耗占了污水處理運行費用的絕大部分,主要存在問題是氧轉移率低而造成了動力消耗大、部分廢水好氧池泡沫嚴重影響傳質等。
隨著技術的發展,好氧曝氣設備也不斷推陳出新,雖然空氣中氧的利用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即氧氣溶于污水中的利用率),但還是不夠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空氣利用率高的高效溶氧系統。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溶氧系統,所述高效溶氧系統包括箱體、至少一根曝氣管、承載板和高分子填料,所述至少一根曝氣管設在箱體底部,所述承載板固定在箱體內,所述高分子填料放置在所述承載板上,所述承載板上設有若干透氣孔,所述承載板與所述曝氣管之間有一定間距,所述透氣孔的直徑為3mm,每一曝氣管包括主管和至少兩根支管,所述至少兩根支管分別固定在所述主管的兩側,每一支管開設有若干氣孔,所述若干氣孔對稱分布在每一支管的兩側,同側之間的氣孔之間間距相等,所述同側之間的氣孔之間間距為50mm。
進一步的,所述氣孔的直徑為2mm。
進一步的,所述主管的兩端封閉,每一支管的一端封閉,所述每一支管的另一端與主管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承載板與所述曝氣管之間的距離為90mm—110mm。
進一步的,所述主管的管徑大于支管的管徑。
本實用新型高效溶氧系統首先利用曝氣管將空氣排入箱體內污水進行初次溶氧,之后氣水混合物升流在承載板的作用下污水進行二次溶氧,二次溶氧后剩余空氣再在高分子填料內進行反復切割混流,使其污水進行三次溶氧,多次溶氧后的空氣只剩余少量的氧氣未被溶進污水中,多次溶氧使其空氣的利用率達80%以上,從而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效溶氧系統的較佳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曝氣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高效溶氧系統的較佳實施方式包括所述高效溶氧系統包括箱體1、一根曝氣管2、承載板3和高分子填料4,所述曝氣管2設在箱體1底部,所述承載板3固定在箱體1內,所述高分子填料4放置在所述承載板3上,所述承載板3上設有若干透氣孔,確保污水和空氣能通過,所述透氣孔的直徑為3mm,所述曝氣管2與風機連接,風機用于提供空氣。所述承載板3與所述曝氣管2之間有一定間距,所述承載板3與所述曝氣管2之間的距離為100mm,確保空氣和污水擁有有效溶合空間。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曝氣管2還可以為兩根或者更多,根據需求設置;所述曝氣管2和承載板3之間的距離還可以為80mm或110mm。
所述曝氣管2包括主管21和六根支管22,所述六根支管22兩兩對稱固定在所述主管21的兩側,使其支管22在污水處理池中分布均勻,從而使含從支管22中排除的空氣分布均勻,所述主管21上設有與風機的接口211。所述主管21的管徑大于支管22的管徑,確保氣流量充足。每一支管22開設有若干氣孔221(如圖2所示),所述若干氣孔221對稱分布在每一支管22的兩側,同側之間的氣孔221之間間距相等,所述同側之間的氣孔221之間間距為50mm,進一步的均勻分布空氣。所述氣孔221的直徑為2mm,確保釋放出來的空氣泡較小,便于空氣中的氧氣溶于水中。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支管22的數量可以是兩根或者更多,根據實際需求來設定。
所述主管21的兩端封閉,每一支管22的一端封閉,所述每一支管22的另一端與主管21固定,確??諝庵荒軓闹Ч?2中的氣孔221出來。
曝氣管2與風機連接,使其將空氣排入箱體1內,并與污水進行初次溶氧,之后氣水混合物升流在承載板3的作用下污水進行二次溶氧,二次溶氧后剩余空氣再在高分子填料4內進行反復切割混流,使其污水進行三次溶氧,多次溶氧后的空氣只剩余少量的氧氣未被溶進污水中,多次溶氧使其空氣的利用率達80%以上,從而節約成本。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益凡環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益凡環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104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球磨機加球鍛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的偏心磨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