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05640.0 | 申請日: | 2015-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902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亮軍;熊遠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德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 | 分類號: | G02F1/1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8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背光 模組 組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背光模組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
背景技術
背光模組是位于液晶顯示器背后的一種光源,其發光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液晶顯示模塊的視覺效果。隨著液晶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創新以及人類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液晶顯示技術的光學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背光模組制造過程的品質也顯得尤為重要,現有背光模組制造過程中,背光模組的組裝通常安裝反射片、膠框、導光板及三層光學膜材的順序組裝,實際操作時,在組裝三張膜材,尤其是上增光時,由于膜材有一定的翹曲變形,膠框及導光板等也無法做到物理意義上的完全平整、光滑,致使在光學膜片尤其是上增光(BEF)貼附時很容易出現歪斜,貼在膠框擋墻上等現象,組裝品不良,從而造成背光模組光學品質不良,液晶顯示效果不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實現了光學膜材組裝精確快速的組裝。
為實現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所述背光模組2包括導光板、反射片21、膠框22及光學膜材23,其特征在于,所述組裝治具包括:U形承載臺11、轉動軸12、限位桿13、限位組件14、限位槽15;所述U形承載臺11位于治具1底部,用于承載背光組件2,U形承載臺11兩側頂端設有能容納所述轉動軸12及限位組件14的間隙17,所述轉動軸12及限位組件14位于間隙17之中,限位桿13固定于轉動軸12的中端,限位組件14固定于轉動軸12的兩側,所述限位組件14與U形承載臺11接觸位置設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及限位組件14能夠限制限位組件14、限位桿13及轉動軸12的轉動幅度。
優選的,所述U形槽16的深度大于等于反射片21的高度加膠框22的高度。
優選的,所述轉動幅度指兩個限位桿13處于水平位置至兩個限位桿13間垂直方向最小距離大于或等于U形槽16寬度位置的轉動角度。
優選的,所述限位桿13靠近U形承載臺11側伸入至所述U形槽16中。
優選的,所述限位桿13處于水平位置時,兩個限位桿13垂直方向距離等于所述膠框22的寬度。
優選的,所述限位組件14為扭力彈簧。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通過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1的U形槽16大于或等于背光模組2的高度及兩個限位桿13伸入U形槽且垂直方向最小距離等于所述膠框22的寬度,從而限制需要安裝的光學膜材的組裝空間,從而避免貼附時歪斜或貼至膠框擋墻上面等不良情況的發生,提高光學膜材的組裝效率和組裝精度,從而提高所組裝的背光模組的光學品質。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背光模組及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的組裝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圖一的A-A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結構另一狀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背光模組及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的另一狀態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圖二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背光模組的組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實現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背光模組及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的組裝俯視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背光模組膜材組裝治具結構示意圖,參閱圖1及圖3可知,所述背光膜材組裝治具1包括U形承載臺11、轉動軸12、限位桿13、限位組件14、限位槽15及U形槽16,所述U形承載臺11位于治具1底部,U形承載臺11兩側頂端設有能容納所述轉動軸12及限位組件14的間隙17,所述轉動軸12及限位組件14位于所述間隙17之中,限位桿13固定于轉動軸12的中端,限位組件14固定于轉動軸12的兩側,所述限位桿13、限位組件14及轉動軸12能夠以轉動軸12的中心線為軸一起轉動,所述限位組件14與U形承載臺11接觸位置設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及限位組件14能夠限制限位組件14、限位桿13及轉動軸12的轉動幅度。
進一步的,所述U形槽16的深度大于等于反射片21的高度加膠框22的高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德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德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056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