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網調度自動化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03133.3 | 申請日: | 2015-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690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高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章丘市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H02G3/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 地址: | 2502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網 調度 自動化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網調度自動化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電網調度是電網的指揮中心,承擔著整個電網安全運行的主要責任,而在當前的電網高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老舊的控制裝置已經無法滿足現如今電網管理的需求,傳統的電網調度自動化控制裝置在連接端大多采用結構非常簡單的連接控制盒進行連接,傳統的連接控制盒不僅結構簡單,功能單一,而且無法實時監測盒內運行狀態,而且無法漏電報警,無法高溫報警,導致安全性很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改進的。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種電網調度自動化控制裝置,包括盒體,盒體內部近上端固定連接有用于連接電網調度自動化控制端的上連接裝置,盒體內部近下端固定連接有用于連接電網調度自動化設備端的下連接裝置,上連接裝置和下連接裝置大小相同,上連接裝置由上固定底座、九個上外接端子和九個上內接端子組成,下連接裝置由下固定底座、九個下外接端子和九個下內接端子組成,盒體內部位于上連接裝置和下連接裝置之間固定連接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縱向開設有九條固定線槽,固定線槽內部卡接固定用于連接對應位置上內接端子和下內接端子的連接線,固定線槽內壁上固定連接有用于提升連接線散熱性能的上散熱套和下散熱套,固定線槽內部位于上散熱套和下散熱套之間固定連接有用于檢測固定線槽內部熱量的溫度傳感器,盒體右側鉸鏈連接有用于閉合盒體上側開口的盒蓋,盒蓋上固定連接有用于顯示每根連接線運行狀態的液晶顯示屏,下連接裝置右側固定連接有九條用于連接縱向相鄰下外接端子和下內接端子的信號連接線,信號連接線通過外側數據線與液晶顯示屏輸入端相連接,盒蓋上位于液晶顯示屏下端固定連接有用于控制上外接端子和上內接端子之間連接狀態的手控開關,盒體內部位于固定底座右側固定連接有用于監測上散熱套和下散熱套表面漏電狀況的電子報警用蜂鳴器,盒蓋內壁對應手控開關位置固定連接有與蜂鳴器輸出端和溫度傳感器輸出端相連接的電控開關和無線信號發射裝置。
進一步地,為了提升漏電安全性,蜂鳴器輸入端通過報警信號線分別與上散熱套和下散熱套相連接。
進一步地,為了提升安全性,手控開關、電控開關、上外接端子和上內接端子之間通過控制電路串聯連接。
進一步地,為了均勻散熱,上散熱套和下散熱套長度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電網調度自動化控制裝置通過固定底座上的固定線槽來提升連接線的牢固度,通過固定線槽內的上、下散熱套配合蜂鳴器不僅提升連接線的散熱性,而且具有漏電報警功能,在上、下散熱套之間設置溫度傳感器,通過無線信號發射裝置將蜂鳴器和溫度傳感器的信號傳送給遠程監控終端,大大提升控制裝置的無線監控能力,并且通過電控開關可以在控制裝置內部溫度過高或者漏電時自動切斷電路連接,大大提升控制裝置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盒體,2上連接裝置,2-1上固定底座,2-2上外接端子,2-3上內接端子,3下連接裝置,3-1下固定底座,3-2下外接端子,3-3下內接端子,4固定底座,5固定線槽,6連接線,7上散熱套,8下散熱套,9溫度傳感器,10盒蓋,11液晶顯示屏,12信號連接線,13外側數據線,14手控開關,15蜂鳴器,16電控開關,17無線信號發射器,18報警信號線,19控制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章丘市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章丘市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0313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