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圍堰護坡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86864.1 | 申請日: | 2015-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153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1 |
| 發明(設計)人: | 俞靈光;秦曉亮;張濤;張毅馳;雷聲軍;彭繼樂;孫楠;劉淑芳;趙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7/16 | 分類號: | E02B7/16;E02B3/1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5008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圍堰 護坡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圍堰護坡結構,屬于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圍堰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常常需要修建臨時性圍堰,防止水流進入基坑,以便在基坑內修建永久建筑物。現有的土石圍堰其迎水面一般采用大塊石護坡結構,在填筑圍堰時用自卸汽車在坡面上直接拋投大塊石形成圍堰迎水面,利用大粒徑塊石的自重和抗沖能力,來保護圍堰坡面不受水流沖刷,這種圍堰的大塊石護坡結構施工方便快速,費用低,但其抗水流沖刷能力有限,特別是目前在大江大河上修建水利設施經常遇到大流量洪水,將圍堰沖毀的情況時有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圍堰護坡結構,以提高圍堰坡面的抗沖刷能力,施工簡單,尤其能抵抗流量較大、流速較高洪水的沖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圍堰護坡結構,包括用回填土和石渣在基坑四周堆成的圍堰;圍堰的橫截面形狀為梯形,圍堰迎水面的斜坡上鋪設有過渡料,過渡料表面堆放有鋼筋石籠,鋼筋石籠表面噴有混凝土漿層。
前述圍堰護坡結構中,所述過渡料為粒徑2~200mm的碎石,過渡料厚度為500~800mm。
前述圍堰護坡結構中,所述鋼筋石籠的長寬高為2m×1m×1m或1m×1m×1m的矩形籠;矩形籠內填充有粒徑300~500mm的石塊。
前述圍堰護坡結構中,所述鋼筋石籠沿按圍堰迎水面的斜坡階梯狀堆放,相鄰鋼筋石籠之間經鋼筋連接。
前述圍堰護坡結構中,所述混凝土漿層厚度為100~20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構成土石圍堰的土石渣體和鋼筋石籠之間設置過渡料,起到反濾作用;鋼筋石籠的退臺疊放護坡能大大增加了圍堰迎水面的穩定性和抗水流沖刷能力;在圍堰表面噴混凝土能降低鋼筋石籠表面糟率,保證過流平順從而增加過流能力。本實用新型能大大提高圍堰坡面的抗沖刷能力,施工簡單,尤其能抵抗流量較大、流速較高洪水的沖刷,解決了在洪水反復淘刷下圍堰堰坡的穩定性,增強了圍堰堰坡的抗沖刷能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圍堰、2-過渡料、3-鋼筋石籠、4-混凝土漿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一種圍堰護坡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用回填土和石渣在基坑四周堆成的圍堰1;圍堰1的橫截面形狀為梯形,圍堰1迎水面的斜坡上鋪設有過渡料2,過渡料2表面堆放有鋼筋石籠3,鋼筋石籠3表面噴有混凝土漿層4。過渡料2為粒徑2~200mm的碎石,過渡料2厚度為500~800mm。鋼筋石籠3的長寬高為2m×1m×1m或1m×1m×1m的矩形籠;矩形籠內填充有粒徑300~500mm的石塊。鋼筋石籠3沿按圍堰1迎水面的斜坡階梯狀堆放,相鄰鋼筋石籠3之間經鋼筋連接。混凝土漿層4厚度為100~200mm。
實施例
具體實施時,按照如下步驟實施:
1、首先進行土石圍堰的填筑,在圍堰1填筑時隨著圍堰體的上升,同步在上游堰面鋪設過渡料2,碾壓夯實過渡料2,并為鋼筋石籠3的疊放找平位置。過渡料2的粒徑可以為2~200mm,厚度可以為50~80cm。
2、同步自下而上退臺疊放鋼筋石籠3。鋼筋籠的尺寸可以為2m×1m×1m或1m×1m×1m(長×寬×高),在鋼筋籠內人工堆放塊石,塊石的粒徑可以為300-500mm。
3、最后在整個坡面進行噴射素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漿層4保護面,噴混凝土厚度可以為10~2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868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鐵營養強化質構米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力機車電氣系統故障判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