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及其中冷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85259.2 | 申請日: | 2015-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636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房程程;靳素華;楊林強;張應兵;張建操;張亞洲;陳亮;劉彤;蘇曉芳;李寧;謝有路;董先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29/04 | 分類號: | F02B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張金玲;吳蘭柱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其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動機的中冷器。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中冷器的發動機。
背景技術
當空氣受到壓縮時,隨著空氣的密度增加,它的溫度也會上升,從而影響發動機的充氣效率,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充氣效率,就要降低進氣溫度,有數據表明,在相同的空燃比條件下,增壓空氣的溫度每下降10℃,發動機功率就能提高3%~5%。另外,如果未經冷卻的增壓空氣進入燃燒室,除了會影響發動機的充氣效率外,還很容易導致發動機燃燒溫度過高,造成爆燃等非正常燃燒,而且還會增加發動機廢氣中Nox的含量,加重排放污染。因此,需要在進入汽缸燃燒室之前通過散熱器對高溫空氣進行冷卻,這個設置在發動機和渦輪增壓器之間的散熱器,又稱作中間冷卻器,簡稱中冷器。
中冷器是發動機增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冷器一般安裝在增壓器與進氣歧管之間,用于降低發動機的進氣溫度,提高發動機充氣效率,且可避免發動機爆震。
中冷器按冷卻介質的不同,可分為水冷式中冷器和空冷式中冷器。空冷式中冷器利用外部空氣來冷卻增壓后空氣,而水冷式中冷器是利用液體來冷卻增壓后空氣的,相比較空冷式中冷器而言,水冷式中冷器因其具有體積小,易于布置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高性能發動機上。
現有水冷式中冷器,包括進液管、出液管、進氣口、出氣口,在發動機工作時,經過增壓器增壓后的高溫氣體通過中冷器進氣口,來自水泵較冷的液體通過中冷器進液管進入到中冷器,經過中冷器每層的液體通道進行循環,由中冷器出液管流出,而進入到中冷器的高溫氣體通過中冷器進氣口進入到中冷器氣道,通過液體循環帶走過多熱量,溫度較低的空氣通過中冷器出氣口流出,然后進入到缸內燃燒。
上述水冷式中冷器,在安裝板安裝面與第一芯片之間設置了一層頂芯片,盡管U形擋板、L形側板組件與安裝板包圍著芯體周邊,但是U形擋板和L形側板組件并未與安裝板貼合,中冷器強度不足,發動機運轉時,經過渦輪增壓器增壓后的高溫氣體通過中冷器進氣側進入中冷器,而來自水泵溫度較低的冷卻液通過中冷器進水管進入中冷器時,進液口附近的芯片由于受到高溫氣體與低溫冷卻液的冷熱沖擊,使芯片產生熱疲勞,容易破裂,導致中冷器漏水,泄露的冷卻液會進入缸內,使得發動機損壞。而且上述水冷式中冷器冷僅通過芯片上下相貼合形成冷卻液通道,冷卻效率低,無法滿足中冷器的性能要求。
因此,如何避免中冷器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漏水問題,以及提高中冷器的冷卻性能,就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動機的中冷器,可避免中冷器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漏水現象,以及提高中冷器的冷卻性能。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含上述中冷器的發動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動機的中冷器,安裝在進氣歧管腔體內,包括芯體、安裝板、U形擋板、L形側板組件、進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芯體包括相鄰布置的冷卻液通道和充滿待冷卻氣體的氣道,所述冷卻液通道的進口通過進液管與介質源連通,其出口通過出液管與回收裝置連通。
優選地,所述冷卻液通道包括第一冷卻液通道和第二冷卻液通道,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由所述安裝板和第一芯片圍成,所述安裝板的安裝面和所述第一芯片的凹面分別形成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的兩側內壁;
所述第二冷卻液通道由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圍成,所述第一芯片的凹面和所述第二芯片的凹面分別形成所述第二冷卻液通道的兩側內壁。
優選地,所述第一芯片具有朝向安裝板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芯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
所述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均與所述安裝板的安裝面相貼合;所述第一凸起部和安裝板的安裝面將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與外界隔離、并將第一冷卻液通道分隔為呈U字型連通的第一進液通道和第一回液通道,;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的進口設置于所述第一進液通道的始端,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的出口設置于所述第一回液通道的末端;
所述第一凸起部與第三凸起部的相對表面相貼合,第二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的相對表面相貼合;所述第二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將所述第二冷卻液通道與外界隔離,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將所述第二冷卻液通道分隔為呈U字型連通的第二進液通道和第二回液通道;所述第二冷卻液通道的進口設置于所述第二進液通道的始端,其出口設置于所述第二回液通道末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852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斜面嚙合式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閉式膨脹水箱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