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雙向球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84499.0 | 申請日: | 2015-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718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明(設計)人: | 余祥;封士彩;劉昶;羅經緯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3B41/12 | 分類號: | A63B41/1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艷 |
| 地址: | 215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雙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球類用品的附屬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雙向球針。
背景技術
目前,利用球針對籃球、排球、足球等球類用品進行充氣是常用的方法。傳統的充氣球針大多為單向的,包括一進氣管,進氣管的一端設有進氣接口,進氣管的另一端設有進氣針管。充氣時,用打氣筒的氣筒嘴卡在進氣接口上,將進氣針管插入球體的充氣口,利用進氣管往充氣口充氣即可。但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對充氣量掌握不好容易導致球內充氣量過大,如果球體內氣壓比較高時,利用傳統的單向球針不易放出多余的氣體,且放氣量非常難控制,致使球內氣體始終無法達到理想程度,在實際使用時極不方便。另外,當傳統的單向球針拔離球體的充氣口時,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氣體逆流現象,影響球內氣壓大小發生變化。
????鑒于上述已有技術,有必要對現有球針的結構加以改進,為此,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設計,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雙向球針,其結構簡單,方便適量放氣,且能防止氣體逆流,有利于球體內充氣量的合理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達到的,一種新型雙向球針,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殼腔的外殼,所述的外殼在高度方向的上端設有進氣管,所述的進氣管在上端口構成有進氣接口,進氣接口經由進氣管與殼腔連通,外殼在高度方向的下端設有進氣針管,所述的進氣針管的上端口探入至殼腔內,進氣針管在上端口處套設一復位彈簧,所述的復位彈簧的一端支撐在殼腔的底壁上,復位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有用于封閉進氣管下端口的塞子,進氣針管在探出殼腔且靠近下端口處的管壁上開設排氣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塞子的形狀呈下端朝著上端方向逐漸窄縮的圓錐臺體,塞子在下端且沿圓周方向構成密封凸臺,當塞子從復位彈簧受力而被頂入到進氣管內時,所述的密封凸臺與殼腔的頂壁密封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塞子為橡膠件。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排氣口的形狀為圓形孔或矩形孔或異形孔。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對球體充氣時,向外部分拔出進氣針管而使排氣口露出于球體表面時,充入球內的氣體可通過排氣口向外排出,由此能合理控制球內氣壓的大??;復位彈簧和塞子的配合,能防止發生氣體逆流,有效避免球內氣體在完全拔出進氣針管時躥出,從而影響充氣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11.殼腔;2.進氣管、21.進氣接口;3.進氣針管、31.排氣口;4.復位彈簧;5.塞子、51.密封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申請人將在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但申請人對實施例的描述不是對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構思作形式而非實質的變化都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雙向球針,包括具有殼腔11的外殼1,所述的外殼1在高度方向的上端設有進氣管2,所述的進氣管2在上端口構成有用于連接打氣筒的進氣接口21,進氣接口21經由進氣管2與殼腔11連通。外殼1在高度方向的下端設有用于插入球體充氣口的進氣針管3,所述的進氣針管3的上端口探入至殼腔11內,與殼腔11連通。進氣針管3在上端口處套設一復位彈簧4,所述的復位彈簧4的一端支撐在殼腔11的底壁上,復位彈簧4的另一端連接有用于封閉進氣管2下端口的塞子5。所述的塞子5的形狀呈下端朝著上端方向逐漸窄縮的圓錐臺體,塞子5在下端且沿圓周方向構成密封凸臺51,當塞子5從復位彈簧4受力而頂入到進氣管2內時,所述的密封凸臺51與殼腔11的頂壁密封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塞子5為橡膠件。進氣針管3在探出殼腔11且靠近下端口處的管壁上開設排氣口31,所述的排氣口31的形狀可以為圓形孔或矩形孔或異形孔,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為圓形孔。
請繼續參閱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說明。采用該球針對球體進行充氣時,將進氣針管3的下端口插入球體充氣口,并使進氣針管3上的排氣口31也沒入球體內,進氣管2通過進氣接口21與打氣筒連接。打氣時,氣體將塞子5頂開,外部氣體經由殼腔11及進氣針管3進入球體內。當球內充氣量過大而需要適當放氣時,只需部分拔出進氣針管3,使排氣口31露出于球體表面,此時球內氣體經由排氣口31排出,當球內充氣量達到理想程度時,完全拔出進氣針管3,結束充氣。另外,在停止打氣時,塞子5會在復位彈簧4的回彈力作用下,朝上運動而頂入到進氣管2內,并且塞子5的密封凸臺51與殼腔11頂壁密封連接,防止氣體逆流,有效避免球內氣體在完全拔出進氣針管3時躥出,從而影響球內氣壓大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理工學院,未經常熟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844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