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吸煙亭除味過濾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79812.1 | 申請日: | 2015-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678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善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00 | 分類號: | B01D46/00;B01D46/12;B01D46/30;B01D53/04;E04H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吸煙 過濾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凈化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于吸煙房、控煙房、凈煙亭、空氣凈化器、油煙過濾裝置的新型吸煙亭除味過濾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煙霧凈化裝置一般的過濾結構為:靜電集塵裝置+蜂窩活性炭板+HEPA靜電集塵裝置在吸附油,去除煙霧能起到比較理想的效果。但靜電集成裝置需要經常清洗,這種裝置由鋁片和鎢絲等原件組成,在清洗時很困難,同時還容易傷到清潔人員,此外,如果沒有確保這個裝置徹底干燥的情況下,還會造成系統不能工作;另外,這個裝置也無法去除異味,對于大顆粒的煙霧無法清除。因此,靜電集塵用在凈化控煙房不是個理想的選項。
若采用蜂窩活性炭板,在一定程度上可過濾掉異味,但由于蜂窩板有很多壁構成,柱狀活性炭與炭板容器的壁之前無法完全貼合,總有間隙存在,并且這個間隙非常多。此外,活性炭在裝的時候一般還沒有完全裝滿,因此,這種結構無法完全過濾掉異味,大概只能過濾30%的異味。
另外,由于蜂窩活性炭的過濾沒有采用層層加密的結構,不能為下一道過濾提供通道,這樣會很容易將活性炭堵塞,導致失效;由于靜電集塵會吸附掉比較小的顆粒,大顆粒吸附不了,因此,大顆粒反而會留給活性炭過濾,這樣的過濾效率是非常低下的,活性炭的使用壽命也非常短。
本案以解決上述問題為設計目標,為解決以上問題,本案實施全新過濾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有利于完全過濾掉異味、可提高過濾精度、提高凈化效果的新型吸煙亭除味過濾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吸煙亭除味過濾結構,由微玻纖維過濾網、全密閉椰子殼活性炭過濾板、兩層礦晶活性炭過濾板以及HEPA過濾網組成;所述微玻纖維過濾網設置于該過濾結構最外層作為預過濾,由微玻纖維過濾網向內凈化設備內部依次設置全密閉椰子殼活性炭過濾板、礦晶活性炭過濾板Ⅰ、礦晶活性炭過濾板Ⅱ,同時,每兩層相鄰的過濾板之間帶有一層EVA棉,在礦晶活性炭過濾板Ⅱ里層設置HEPA過濾網。
所述過濾結構設置在吸煙房、控煙房、凈煙亭、空氣凈化器、油煙過濾裝置內部。
所述EVA棉覆蓋于對應的礦晶活性炭過濾板外表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吸煙亭除味過濾結構的有益效果為:所采用的過濾結構為:
⑴預過濾層級采用微玻纖維過濾網,可清除焦油及大顆粒物;
⑵異味過濾及中效層級采用全密閉椰子殼活性炭與礦晶混合體過濾板,可除去霧狀顆粒及異味;
⑶高級異味過濾層級采用全密閉超細微孔礦晶過濾板,能徹底清除異味;
⑷高效過濾,可清除低于0.3微米的顆粒物。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新型吸煙亭除味過濾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吸煙亭凈化設備;2、微玻纖維過濾網;3、全密閉椰子殼活性炭過濾板;4、EVA棉;5、礦晶活性炭過濾板Ⅰ;6、HEPA過濾網;7、礦晶活性炭過濾板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新型吸煙亭除味過濾結構,由微玻纖維過濾網2、全密閉椰子殼活性炭過濾板3、兩層礦晶活性炭過濾板以及HEPA過濾網6組成,該過濾結構應用在吸煙房、控煙房、凈煙亭、空氣凈化器、油煙過濾裝置內部,例如,將過濾結構設置于吸煙亭凈化設備1內;
相應地,所述微玻纖維過濾網2設置于這些過濾層的最外層作為預過濾,可清除焦油及大顆粒物;由微玻纖維過濾網2向內凈化設備內部依次設置全密閉椰子殼活性炭過濾板3、礦晶活性炭過濾板Ⅰ5、礦晶活性炭過濾板Ⅱ7,可徹底除去霧狀顆粒及異味,同時,每兩層相鄰的過濾板之間帶有一層EVA棉4,在礦晶活性炭過濾板Ⅱ7里層設置HEPA過濾網6,可清除低于0.3微米的顆粒物。
上述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了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應用本案技術,電路部分為現有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輕易對這些實例做出各種修改,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案的揭示,對于本案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案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善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善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798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