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潛鹵泵殼體的密封環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74554.8 | 申請日: | 2015-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921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洪軍;董盛軍;張詩放;伍尚斌;張成;王雷;常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潛水泵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02 | 分類號: | F04D29/02;F04D29/08;F04D7/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崔紅梅 |
| 地址: | 110141 遼寧省沈陽***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潛鹵泵 殼體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密封技術,用于潛鹵泵殼體的密封環結構。
背景技術
潛水泵在鹵水介子中使用,稱為潛鹵泵。原設計泵殼結合處的密封環與葉輪分別銅、鑄鐵材質,在鹵水中正常運行時,動態中葉輪在與密封環結合面處不存在結晶的問題,當冬季停工春季從新啟動時,很多水泵出現啟動困難,甚至電機損壞等問題。用戶為了解決此問題,每年冬季到來之前必須將水泵提井沖洗,由此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和經費。
經分析造成以上問題的關鍵是密封環材質是ZCuPb15Sn8,葉輪的材質是HT200,從物理性能和電化學分析,由于密封環與葉輪存在高電位與低電位的問題,易造成葉輪低電位材料的腐蝕,特別是在腐蝕性較強的溶液中運行,腐蝕的速度比中性溶液要高出3-5倍。這種材料的配合大大縮短了水泵的使用壽命,由于此部件為易損件,正常介子情況下運行12000小時以上就應該更換。如果是腐蝕溶液運行3000小時就得更換。給用戶的生產帶來很大的困難,同時增加了提井和下井的費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潛鹵泵殼體的密封環結構,雙層結構,解決密封結合面部件的電壓差問題,提高密封環的壽命、不需再提泵清洗。
這種潛鹵泵殼體的密封環結構,其特征在于密封環壁為雙層,金屬外壁與丁晴橡膠內壁為一體;鑄鐵金屬外壁內孔表面有車削出的2*45°三角形槽4~5條,槽上有丁晴橡膠層,厚度3~3.5mm,與金屬外壁硫化為一體,丁晴橡膠內壁孔徑公差φ0~0.04mm、與葉輪口環間隙0.3-0.5mm。
根據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首先解決密封環及結合面電位差的問題,從密封環的結構上進行改進,將原來的鑄銅材料改為非金屬材料,同時為了保證密封環的強度和密封性能從設計和工藝的角度進行改進。將結構設計成密封環外壁基體為HT200,內孔結合面為丁晴橡膠。該材料即具有耐腐蝕性還具有耐磨性能,同時解決了結合部件的電位差的問題,通過改進取得較好的效果。即解決了葉輪腐蝕的問題又解決了結合面結晶的問題。通過現場運行,葉輪的使用壽命比原來提高3倍以上。徹底解決了重新啟動時電機損壞的問題,同時不必再每年提井的負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密封環結構剖視圖;
圖2為圖1的內、外壁結合面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潛鹵泵殼體的密封環結構,其特征在于密封環1壁為雙層,見圖1;金屬外壁1a與丁晴橡膠內壁1b為一體;鑄鐵的金屬外壁1a內孔表面有車削出的2*45°三角形槽4~5條,見圖2;槽上有丁晴橡膠層,厚度3~3.5mm,與金屬外壁1a硫化為一體,丁晴橡膠內壁1b孔徑公差φ0~0.04mm、與葉輪口環間隙0.3-0.5mm。
加工時,將原密封環內孔直徑車大6mm—在內表面車削出2*45°三角形槽,制造專用硫化模具,加溫至工藝硫化溫度、填料丁晴橡膠進行硫化。按照硫化工藝要求,保證硫化表面粗造度及內控的公稱尺寸,保證內孔與葉輪間隙0.3-0.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潛水泵業有限公司,未經沈陽潛水泵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7455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立式管道離心泵
- 下一篇:帶有沖洗功能的預制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