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渦混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70474.5 | 申請日: | 2015-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564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誠;周恒量;朱成林;張月巧;謝晶晶;舒一梅;劉愛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F11/00 | 分類號: | B01F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鄧瑞 |
| 地址: | 61113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渦 混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儀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旋渦混合器。
背景技術
旋渦混合器是一種廣泛應用于科研實驗當中的儀器,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耗電低,噪音小的特點,并巧妙的將振蕩和渦旋結合在一起,用于多種混勻和振蕩操作,適用范圍廣,能對液體、液固、固固(粉末)混合,以高速漩渦形式快速混合,混合速度快、均勻、徹底。目前的旋渦混合器普遍能調節振蕩旋渦強度,類型和時間,但是在使用時,需要手持裝有樣品的EP管與旋渦混合器上的振動平臺接觸,直到完成混勻操作,全程都需要操作人員參與,因此不僅會影響實驗進度和效率,而且當樣品較多或者振蕩時間較長時,操作者在此項工程中往往需花費大量時間。另外,若樣品沒有密封好,在混合時會造成樣品外濺和灑落,特別是樣品中含有強酸、強堿或有毒有害物質時,容易對操作者造成傷害。
因此,如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成為了該領域技術人員努力的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旋渦混合器,不僅便于放置樣品,降低實驗人員工作強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實驗效率和進度,增強安全系數,從而完全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旋渦混合器,包括混合器本體,在混合器本體上設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由上支撐柱和下支撐柱組成,下支撐柱的底端旋轉可拆卸式安裝在混合器本體上,頂端與上支撐柱的一端鉸接,上支撐柱的另一端旋轉可拆卸式連接托盤,托盤上開設有若干通孔。
作為優選,所述混合器本體側面插接有支撐臺,下支撐柱底端旋轉可拆卸式連接在支撐臺上。
作為優選,所述托盤上還設有托盤蓋。
作為優選,所述托盤上開設有限位孔,托盤蓋上對應設有限位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便于放置樣品,降低實驗人員工作強度,有利于提高實驗效率和進度,增強安全系數,避免人員受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托盤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旋渦混合器,包括混合器本體1,在混合器本體1側面靠近底面的位置插接有支撐臺2,在支撐臺2上旋轉可拆卸式連接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由上支撐柱3和下支撐柱4組成,下支撐柱4的底端旋轉可拆卸式連接在支撐臺2上,頂端與上支撐柱3的一端鉸接,上支撐柱3的另一端旋轉可拆卸式連接托盤5,托盤5上開設有若干通孔7。所述托盤5上還設有托盤蓋6,在托盤5上開設有一個限位孔8,托盤蓋6上對應設有一個限位柱9。
在使用時,將EP管插入托盤5上的通孔7中,由于EP管外壁有錐度,因此EP管可以被固定在通孔7中,然后將托盤蓋6翻下壓住EP管頂部,限位柱9插入限位孔8內對托盤蓋6限位,旋轉支撐柱使EP管移動到混合器本體1的振動平臺10上方,最后壓緊托盤蓋6頂部,使EP管底部與振動平臺10接觸進行混勻和振蕩操作。由于托盤5與支撐柱為可拆卸式連接,因此方便更換具有不同孔徑通孔7的托盤5,從而適應不同規格的EP管。在振動過程中托盤蓋6緊壓在EP管上,可以進一步保證EP管內的樣品不外濺。
本實用新型便于放置EP管,降低實驗人員工作強度,有利于提高實驗效率和進度,同時增強安全系數,避免人員受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農業大學,未經四川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704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