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沉降冷卻結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57331.0 | 申請日: | 2015-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675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吳姣艷;李慶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9/02 | 分類號: | B01D9/02 |
| 代理公司: | 寧波江東全方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胡雅芳;張麗榮 |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沉降 冷卻 結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晶裝置,具體是一種自沉降冷卻結晶裝置。
背景技術
結晶過程是固體產品純度提高的一個非常經濟的物理過程。現有的結晶設備主要是在結晶槽或結晶釜內進行冷卻,換熱面積有限;現代工業生產中,冷卻結晶設備采用將滾筒內充入冷卻水,滾筒表面結晶后采用刀片刮下結晶體。但滾筒內部水位的高低必須采用閥門控制,不僅操作麻煩,而且滾筒內部水經熱交換后,會產生水蒸氣升至滾筒頂部,致使滾筒內冷卻水體積減少,從而導致冷卻效率降低,提高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沉降冷卻結晶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沉降冷卻結晶裝置,包括冷卻槽和滾筒,所述冷卻槽內有待冷卻液體,滾筒支撐于冷卻槽上,并能自由轉動;所述冷卻槽后方左側設有物料進口,前方右側設有廢液出口,且廢液出口的高度高于物料進口的高度;所述冷卻槽底部傾斜設置,冷卻槽底部設有晶體出口;所述滾筒上設有冷卻液進口、冷卻液出口和“凹”字形夾層結構的冷卻板,其中,冷卻液進口位于冷卻板的左側,冷卻液出口位于冷卻板的右側;冷卻板均布設于滾筒的外壁,冷卻板由凹陷部分和環繞凹陷部分且相對于凹陷部分向上凸起的凸起部分組成,凹陷部分的內部埋設有水平方向排布的中空“S”形管線,中空“S”形管線與滾筒內部連通,凹陷部分排布有垂直方向穿透凹陷部分的通孔;所述冷卻液進口轉動連接有進口管,冷卻液出口轉動連接有出口管,進口管和出口管均通過防水軸承套轉動固定在冷卻槽上。
進一步的,所述中空“S”形管線相互間距20mm;所述凸起部分的寬度為40mm,相對于凹陷部分向上突起的高度為10mm。
進一步的,所述的通孔的孔間距為60mm,小孔直徑為12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使用時,一定質量的冷卻液通過冷卻液進口,以一定的流速進入滾筒,滾筒內的冷卻板為“凹”字形夾層結構,增大的冷卻液與滾筒的接觸面積,降溫效果更佳,同時中空“S”形管線中通入冷卻液,進一步的提高了冷卻效果;滾筒通過旋轉,使表面的待冷卻液體降溫并結晶,結晶體形成結晶產品由晶體出口排出,滾筒內冷水經熱交換升溫后產生的蒸汽及熱水通過冷卻液出口及時排除,而不會積累在滾筒內部,從而提高結晶效率,減少了能耗,從而降低了成本,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自沉降冷卻結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自沉降冷卻結晶裝置中冷卻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自沉降冷卻結晶裝置中冷卻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自沉降冷卻結晶裝置,包括冷卻槽1和滾筒3,所述冷卻槽1內有待冷卻液體,滾筒3支撐于冷卻槽1上,并能自由轉動;所述冷卻槽1后方左側設有物料進口,前方右側設有廢液出口,且廢液出口12的高度高于物料進口的高度;所述冷卻槽1底部傾斜設置,冷卻槽1底部設有晶體出口2;所述滾筒3上設有冷卻液進口31、冷卻液出口32和“凹”字形夾層結構的冷卻板34,其中,冷卻液進口31位于冷卻板34的左側,冷卻液出口32位于冷卻板34的右側;冷卻板34均布設于滾筒3的外壁,冷卻板34由凹陷部分341和環繞凹陷部分341且相對于凹陷部分341向上凸起的凸起部分342組成,凹陷部分341的內部埋設有水平方向排布的中空“S”形管線343,中空“S”形管線343與滾筒3內部連通,凹陷部分341排布有垂直方向穿透凹陷部分341的通孔344;所述冷卻液進口31轉動連接有進口管4,冷卻液出口32轉動連接有出口管5,進口管4和出口管5均通過防水軸承套轉動固定在冷卻槽1上;所述中空“S”形管線343相互間距20mm;所述凸起部分342的寬度為40mm,相對于凹陷部分341向上突起的高度為10mm;所述的通孔344的孔間距為60mm,小孔直徑為12mm;本實用新型使用時,一定質量的冷卻液通過冷卻液進口31,以一定的流速進入滾筒3,滾筒3內的冷卻板34為“凹”字形夾層結構,增大的冷卻液與滾筒3的接觸面積,降溫效果更佳,同時中空“S”形管線343中通入冷卻液,進一步的提高了冷卻效果;滾筒3通過旋轉,使表面的待冷卻液體降溫并結晶,結晶體形成結晶產品由晶體出口2排出,滾筒3內冷水經熱交換升溫后產生的蒸汽及熱水通過冷卻液出口32及時排除,而不會積累在滾筒3內部,從而提高結晶效率,減少了能耗,從而降低了成本。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573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不需要攪渣機的磨漿機
- 下一篇:慢速榨汁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