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能夠有效防止熱水逆流的輸液加熱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54219.1 | 申請日: | 2015-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716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明(設計)人: | 鄧茂林;羅成鑫;陳柯志;范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5/14 | 分類號: | A61M5/14;A61M5/4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能夠 有效 防止 熱水 逆流 輸液 加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液袋,特別是一種能夠有效防止熱水逆流的輸液加熱瓶。
背景技術
靜脈輸液治療是直接通過靜脈輸入各種無菌溶液或藥物的治療方法,因其起效迅速、療效確切,而成為現代臨床治療學中最基礎和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靜脈輸液治療發展至今已有近180年歷史,縱觀輸液產品的臨床應用,靜脈輸液方式歷經三次變革:從全開放式到半開放式,再到全密閉式。目前國內通常使用的輸液容器,主要有瓶裝和袋裝兩種,瓶裝的輸液容器主要有玻璃瓶和塑料瓶兩種,在現代治療過程中仍被廣泛的應用。
在冬季,由于氣溫太低,直接從輸液瓶流出的藥液溫度太低,直接輸入人體后會給患者帶來不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具有加熱功能的輸液瓶,然而傳統輸液加熱瓶存在以下缺陷:
(1)結構設計復雜,設計和制造成本高。
(2)輸液瓶與熱源的接觸面積較小,熱效率低下,加熱效果差。
(3)加熱套筒的保溫效果差,加熱效果不持久。
(4)輸液瓶內的藥液加熱不均勻。
(5)無法解決熱水回流問題,熱水易溢出,既不安全也不衛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新型的能夠有效防止熱水逆流的輸液加熱瓶,可有效防止熱水逆流或溢出,增大輸液瓶與熱水的接觸面積,增強保溫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能夠有效防止熱水逆流的輸液加熱瓶,包括輸液瓶本體和加熱套筒,加熱套筒包覆于輸液瓶本體的外側,加熱套筒的外壁包覆有保溫層;所述加熱套筒的頂部對稱設置有兩個熱水注水口,熱水注水口內均設置有至少一個逆止閥,加熱套筒的底部設有冷水排水口,冷水排水口的底端設有密封蓋。
所述輸液瓶本體的表面呈波紋狀。
所述的熱水注水口之間由隔板隔開。
所述的保溫層為氣凝膠氈保溫層。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利用熱水作為熱源實現藥液加熱,結構簡單,設計、制造、使用成本低。
(2)輸液瓶采用波紋型瓶體,增大了輸液瓶與熱水的接觸面積,提高了熱效率,加熱效果好。
(3)加熱套筒的外壁包覆有氣凝膠氈保溫層,氣凝膠氈的導熱系數只有0.017~0.023w/m·k,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而且密度只有220kg/m3,重量較輕。
(4)加熱套筒有兩個熱水注水口,熱水注入效率高,保證了輸液瓶的加熱效果。
(5)熱水注水口之間由隔板隔開,可使輸液瓶與熱水的接觸更均勻,藥液加熱效果更均勻。
(6)冷水排水口設有密封蓋,加熱套筒內水溫較高時可蓋上密封蓋進行藥液加熱,可降低熱水需求量。
(7)熱水注水口內設有逆止閥,可有效避免熱水回流或溢出,安全又衛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波紋型輸液瓶本體,2-加熱套筒,3-熱水注水口,4-冷水排水口,5-隔板,6-密封蓋,7-保溫層,8-逆止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能夠有效防止熱水逆流的輸液加熱瓶,包括輸液瓶本體1和加熱套筒2,所述輸液瓶本體1的表面呈波紋狀,增大了輸液瓶與熱水的接觸面積,加熱效果好。加熱套筒2包覆于輸液瓶本體1的外側,加熱套筒2的外壁包覆有保溫層7,所述的保溫層7采用氣凝膠氈保溫層,氣凝膠氈的導熱系數只有0.017~0.023w/m·k,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而且密度只有220kg/m3,重量較輕。
所述加熱套筒2的頂部對稱設置有兩個熱水注水口3,熱水注入效率高,保證了輸液瓶的加熱效果。
本實施例中,熱水注水口3內均設置有至少一個逆止閥8,可有效避免熱水回流或溢出,安全又衛生。
加熱套筒2的底部設有冷水排水口4,冷水排水口4的底端設有密封蓋6,加熱套筒2內水溫較高時可蓋上密封蓋6進行藥液加熱,可降低熱水需求量。
所述的熱水注水口3之間由隔板5隔開,熱水注入加熱套筒2后流動更均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542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