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天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53333.2 | 申請日: | 2015-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410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04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光啟智能光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9/185 | 分類號: | H01Q19/185;H01Q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創同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純;張靖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深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線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天線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全向吸頂天線設計都是追求提高水平方向的增益來擴大垂直方向波束寬度,從而使設備輸出功率不變情況下信號所能覆蓋的區域更廣。但是伴隨科技進步擁有支持WiFi和WLAN手持設備的人群急劇增多,對通過無線WiFi或WLAN上網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有許多場所都開展無線布點進行無線信號覆蓋,而在人流量相對密集的場所進行無線信號覆蓋卻產生極大困難。因人流密集使單個無線AP設備所覆蓋區域內的上網人數會劇增,由于單個AP所支持接入客戶端數量有限而接入上網人數太多就會超出AP負荷導致死機重啟,因而在這些人流密集場所往往比一般場所在相同區域內要增加多幾個AP設備才能滿足需求。可是在實際搭建設備組網測試時發現,多個AP都使用傳統高增益寬波束的吸頂天線會導致多個AP的無線信號所覆蓋到區域幾乎都重疊在一起使得各AP之間信號的同頻干擾和鄰頻干擾非常嚴重,信號質量變得很差影響使用。解決此問題必須錯開各AP的信號覆蓋區域,也就是天線對外輻射信號范圍要變小,而是信號范圍變小只能壓窄垂直方向波束寬度使信號集中在天線下方向下輻射,所以針對此需求要新設計特殊的窄波束向下吸頂天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結合雙頻技術、八木定向技術和雙路徑偶極子加反射面的定向技術的天線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天線裝置,包括第一輻射天線、第二輻射天線和反射板,所述第一輻射天線豎直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方,所述第二輻射天線垂直貫穿于所述第一輻射天線,其中,所述第二輻射天線靠近所述反射板并與所述反射板平行。
優選地,所述第一輻射天線包括第一介質基板、位于所述第一介質基板的一側表面的第一輻射結構、第一接地板和第一饋電線,第二輻射天線包括垂直貫穿所述第一介質基板的第二介質基板、位于所述第二介質基板上的第二輻射結構、第二接地板和第二饋電線。
優選地,所述第一介質基板垂直設置于所述反射板上方,所述第二介質基板垂直貫穿所述第一介質基板,所述第一輻射結構和所述第一接地板均呈臺階狀,且各自的臺階部分相互靠近并吻合,所述第二輻射結構和所述第二接地板彼此相對設置在第二介質基板的兩個表面上,且所述第二接地板設置在所述第二介質基板上與所述第一輻射結構遠離的表面上,位于所述第一輻射結構的一側,所述第二輻射結構設置在第二介質基板的另一表面上,位于所述第一輻射結構相對的另一側,第一饋電線連接第一輻射結構和第一接地板的饋電點,第二饋電線連接第二輻射結構和第二接地板的饋電點。
優選地,所述第一輻射天線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介質基板上且結構相同的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其中,所述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輻射結構和第一接地板所在的平面,且依次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介質基板上并遠離所述第一介質基板被貫穿的部位。
優選地,所述第一輻射結構包括第一輻射短部以及第一輻射長部,所述第一輻射短部與所述第一輻射長部相互疊加以共同形成臺階狀。
優選地,所述第一輻射結構還包括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自靠近所述第一輻射長部的一端起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輻射短部的另外一端。
優選地,所述第一接地板包括第一接地短部以及第一接地長部,所述第一接地短部與所述第一接地長部相互疊加以共同形成臺階狀。
優選地,所述第一接地板還包括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自靠近所述第一接地短部的一端起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接地長部的另外一端。
優選地,所述第一槽孔與所述第二槽孔共同形成八字形。
優選地,所述第一輻射長部的長度與所述第一接地長部的長度之和為第一諧振頻率波長的二分之一。
優選地,所述第一輻射短部的長度與所述第一接地短部的長度之和為第二諧振頻率波長的二分之一。
優選地,所述第二輻射結構呈山形,包括第二輻射長部、第一輻射支部、第二輻射支部以及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輻射支部和第二輻射支部對稱設置在第二輻射長部的兩側,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所述第二輻射長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輻射支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輻射支部的一端。
優選地,所述第一輻射支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輻射支部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輻射長部的一端對齊,所述第一輻射支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輻射支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輻射長部的另一端非對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光啟智能光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光啟智能光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533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