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神經內科領域,涉及一種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
背景技術
神經內科是獨立的二級學科,不屬于內科概念.神經系統(tǒng)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組成。主要診治腦血管疾病(腦梗塞、腦出血)、偏頭痛、腦部炎癥性疾病(腦炎、腦膜炎)、脊髓炎、癲癇、癡呆、神經系統(tǒng)變性病、代謝病和遺傳病、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病、周圍神經病(四肢麻木、無力)及重癥肌無力等,主要檢查手段包括頭頸部MRI,CT,ECT,PETCT,腦電圖、TCD(經顱多普勒超聲)肌電圖,誘發(fā)電位及血流變學檢查等。同時與心理科交叉進行神經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診治。
在傳統(tǒng)的神經內科康復護理中,病人的日常排泄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在疾病的影響下,病人行走困難,無法正常的蹲下進行排泄,目前面對這種問題有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在病床底部安裝排泄裝置,使病人可直接在病床上進行排泄,該種結構存在的問題時病人容易弄臟床單,而且需要一直躺在病床上排泄裝置容易散發(fā)異味,第二種是通過專門的護理椅進行排泄,該種方式使用的較為普遍,但是目前的護理椅結構上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比如說,使用不衛(wèi)生,排泄物傾倒麻煩等等。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該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結構設計巧妙,使用衛(wèi)生,排泄物傾倒方便,解決了現(xiàn)有護理椅結構設計不合理,使用不衛(wèi)生,排泄物傾倒麻煩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理椅包括呈方形的本體部,所述本體部的底部四角處均固連有支撐腿,所述本體部的兩側上具有凸出的扶手部,所述本體部的后側上具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下端鉸接于所述本體部,所述本體部中部處具有貫穿所述本體部上下兩端的通便孔,所述本體部上所述扶手部之間插入有呈方形的座板,所述座板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通便孔相對應,所述本體部下端所述通便孔的兩側上分別固連有豎立設置的安裝板,兩安裝板之間滑動連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放置有接污筒,所述接污筒的下端自上端呈擴口狀設置且所述接污筒的上端與所述通便孔相對應,所述放置板的端部上固連有呈“冂”字形的把手。
本護理椅的大致使用過程如下:病人需要排泄時,將新的座板插入至本體部上端,座板為一次性道具,防止病人發(fā)生感染,衛(wèi)生程度高,排泄物通過通孔,通便孔進入接污筒內,使用時,病人可靠在靠背上,雙手可放置在扶手部上,通過鉸接結構能夠實現(xiàn)調節(jié),十分的方便,本護理椅進行排泄物傾倒時,通過把手拉出放置板,然后將接污筒拿出傾倒即可,十分的方便,然后稍微將通便孔進行清潔即可,無需進行大程度的清潔,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勞動負擔,本護理椅結構設計巧妙,實用性強。
上述的一種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中,所述扶手部的側部固連有呈“冂”字形的提手。
搬運本護理椅時,通過兩側的提手進行搬運,十分的方便。
上述的一種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中,所述座板的上端面具有缺口。
缺口的設置使座板能夠方便拆卸,手部作用缺口即可將座板拉出。
上述的一種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中,所述放置板上具有呈圓形的放置槽,所述接污筒放置于所述放置槽內且所述接污筒的側部固連有拿持塊。
通過放置槽能夠使接污筒放置穩(wěn)定,通過拿持塊拿取接污筒,十分的方便。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結構設計巧妙,使用衛(wèi)生,排泄物傾倒方便。
2、本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使用時,病人可靠在靠背上,雙手可放置在扶手部上,通過鉸接結構能夠實現(xiàn)調節(jié),十分的方便。
3、本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進行排泄物傾倒時,通過把手拉出放置板,然后將接污筒拿出傾倒即可,十分的方便,然后稍微將通便孔進行清潔即可,無需進行大程度的清潔。
4、本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的座板的上端面具有缺口,缺口的設置使座板能夠方便拆卸,手部作用缺口即可將座板拉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中本體部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神經內科專用護理椅中接污筒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本體部;1a、通便孔;2、支撐腿;3、扶手部;4、靠背;5、座板;5a、通孔;5b、缺口;6、安裝板;7、放置板;7a、放置槽;8、接污筒;9、把手;10、提手;11、拿持塊。
具體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