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彎頭檢漏加強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47062.X | 申請日: | 2015-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289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裕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裕龍 |
| 主分類號: | F16L43/00 | 分類號: | F16L43/00;F16L5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彎頭 檢漏 加強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管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彎頭檢漏加強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彎頭均為普通的彎頭,液體從管道的一端進入彎頭,往往由于壓力過大會對彎頭造成沖擊,長期的沖擊會導致彎頭變形,使液體在通過彎頭時不穩定,而若是在整個彎頭的內部加設一層硬質的耐沖擊層,則成本過高。
而彎頭泄露前,可能不方便進行檢查,一旦泄露,則需要馬上進行維修,因此有必要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方便觀察是否泄露,而且在泄露時,能提供臨時保護的彎頭檢漏加強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彎頭檢漏加強機構,包括兩端開口并具有中空同心圓斷面的彎曲狀管件本體,所述的管件本體兩端分別為出口部和入口部,管件本體中間具有彎曲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透明硬質保護套,所述的保護套由形狀相同的左護套和右護套組成,且左護套和右護套均套在管件本體外側并相互配合壓緊形成所述的保護套,且保護套與管件本體同軸,所述的保護套與管件本體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對應位置分別具有環形連接部一和環形連接部二,所述的連接部一和連接部二上分別具有外螺紋,所述的左護套一端和右護套一端共同形成所述的連接部一,左護套另一端和右護套另一端共同形成所述的連接部二,且通過內螺紋套分別與連接部一和連接部二螺接使左護套和右護套固定,保護套圓斷面直徑大于和管件本體圓斷面直徑,且保護套和管件本體之間具有觀察間隙,所述的連接部一和連接部二密封所述的觀察間隙。
當管件本體泄露時,由于管件本體和保護套之間具有觀察間隙,因此透過透明保護套即可直觀觀察內部是否有發生泄露,而一旦泄露,硬質保護套還能起到臨時防護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種彎頭檢漏加強機構中,保護套內壁與彎曲部對應的位置設有與保護套一體結構的支撐環,所述的支撐環與管件本體同軸并與彎曲部對應的管件本體外側相抵。
支撐環起到加強保護套與管件本體之間穩定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種彎頭檢漏加強機構中,所述的連接部一和連接部二上分別設有環形密封槽,密封槽內嵌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與出口部和入口部對應的管件本體外壁相抵。
設置密封圈能加強密封性。
在上述的一種彎頭檢漏加強機構中,所述的連接部一和連接部二與保護套之間通過環形翻邊連接。
在上述的一種彎頭檢漏加強機構中,所述的左護套和右護套之間涂覆有密封膠。
在上述的一種彎頭檢漏加強機構中,所述的管件本體為鋼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當管件本體泄露時,由于管件本體和保護套之間具有觀察間隙,因此透過透明保護套即可直觀觀察內部是否有發生泄露,而一旦泄露,硬質保護套還能起到臨時防護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加強機構剖視圖。
圖2是本加強機構側視圖。
圖中,
1、管件本體;11、出口部;12、入口部;13、彎曲部;
2、保護套;21、左護套;22、右護套;23、連接部一;24、連接部二;25、內螺紋套;26、觀察間隙;27、支撐環;28、翻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彎頭檢漏加強機構,包括兩端開口并具有中空同心圓斷面的彎曲狀管件本體1,管件本體1兩端分別為出口部11和入口部12,管件本體1中間具有彎曲部13,還包括透明硬質保護套2,保護套2由形狀相同的左護套21和右護套22組成,且左護套21和右護套22均套在管件本體1外側并相互配合壓緊形成保護套2,且保護套2與管件本體1同軸,保護套2與管件本體1的出口部11和入口部12對應位置分別具有環形連接部一23和環形連接部二24,連接部一23和連接部二24上分別具有外螺紋,左護套21一端和右護套22一端共同形成連接部一23,左護套21另一端和右護套22另一端共同形成連接部二24,且通過內螺紋套25分別與連接部一23和連接部二24螺接使左護套21和右護套22固定,保護套2圓斷面直徑大于和管件本體1圓斷面直徑,且保護套2和管件本體1之間具有觀察間隙26,連接部一23和連接部二24密封觀察間隙2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裕龍,未經陳裕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4706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