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光壓全天候聯合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46458.2 | 申請日: | 2015-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551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鄧莉榮;戴慶輝;段鵬剛;李源錕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 主分類號: | F03D9/00 | 分類號: | F03D9/00;H02S10/12;H02S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071003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光 全天候 聯合 發電 裝置 | ||
1.一種風光壓全天候聯合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由風能發電模塊、太陽能發電模塊、壓力能發電模塊和儲能模塊組成;所述儲能模塊分別連接所述風能發電模塊、太陽能發電模塊和壓力能發電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光壓全天候聯合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能發電模塊包括升阻互補型風力發電機;所述升阻互補型風力發電機由第一和第二S型風機(4,5)與一個H型風機(2)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S型風機(4,5)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和第二S型風機(4,5)的方向差為90度;所述第一和第二S型風機(4,5)整體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和第二超越離合器(1,6);所述第一和第二超越離合器(1,6)的內圈分別與所述第一和第二S型風機(4,5)的葉片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和第二超越離合器(1,6)的外圈分別與所述H型風機的連接桿(3)相連;所述H型風機(2)的力矩達到其自啟動力矩并且轉速超過所述第一和第二S型風機(4,5)后,與所述第一和第二S型風機(4,5)相分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光壓全天候聯合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風機(2)的風輪葉尖半徑R為:
其中,P為所述H型風機的額定發電功率,m為所述H型風機的高徑比,V∞為所述H型風機的額定風速;
所述H型風機風輪的弦長C1為:
其中λH為所述H型風機風輪的最佳尖速比;n1為所述H型風機風輪的葉片數。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光壓全天候聯合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風機曲面直徑d為:
d=0.4D
其中D為所述H型風輪(2)的直徑;
所述S型風機的風輪高度h為:
h=kd
其中k為所述S型風機風輪的最佳高徑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光壓全天候聯合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發電模塊包括一塊以上太陽能電池板(8);所述太陽能電池板(8)的邊緣設有卡扣和滑槽裝置(9),所述各太陽能電池板(8)通過所述卡扣和滑槽裝置(9)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光壓全天候聯合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電池板(8)為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板。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光壓全天候聯合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能發電模塊包括壓力發電裝置;所述壓力發電裝置包括壓電陶瓷片(12)和安全支柱(13),所述壓力發電裝置的上底面(10)能夠在壓力作用下發生形變,所述上底面(10)的下表面設有突起(11),所述突起(11)在所述上底面(10)形變時與所述壓電陶瓷片(12)接觸,在所述上底面(10)非形變時與所述壓電陶瓷片(12)分離;所述安全支柱(13)固定安裝在所述壓力發電裝置中央。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光壓全天候聯合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模塊包括級聯風光壓互補控制器和儲能電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未經華北電力大學(保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4645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外置多圓孔阻尼通道磁流變阻尼器
- 下一篇:一種牢固性高的柴油機噴油器銅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