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成品地板外觀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39903.2 | 申請日: | 2015-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496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16 |
| 發明(設計)人: | 紀娟;高雅;莊偉;蔣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亞(江蘇)地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9 | 分類號: | G01N21/89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張利強 |
| 地址: | 21231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成品 地板 外觀 檢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檢測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地板的外觀檢測系統,屬于地板外觀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質量是一個企業的生命,質量檢驗是企業面對客戶的最后一個環節,是企業形象的最后生命線,至關重要。然而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地板行業的檢測裝置都比較簡陋,沒有特殊的容易查找缺陷的燈光及其燈光布置。
目前,對成品木地板外觀出廠前的檢驗一般是人工在線塊檢,由于地板行業的外觀在線檢測裝置都較簡陋,一般是在傳輸帶上方安裝常規的白熾燈,甚至不安裝,在這種燈光下很不容易查找地板表面及邊部缺陷,尤其是一些需要借助光的反射才能發現的缺陷,如針孔、粗糙漆面、開裂等外觀質量問題,這些缺陷如果在最后外觀檢查階段沒有被發現,將直接導致不合格產品出廠,從而引起客戶投訴。同時,不合理的燈光布置也會對質檢人員的眼睛造成傷害。
簡單的白熾燈一方面不容易查找地板的缺陷,而且如果布置得不合理也會造成對質檢人員的眼睛的刺眼而不容易查找缺陷,所以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檢測燈光布置是很有必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成品地板外觀檢測系統,其燈光設計是經過科學合理的布置的結果,綜合考慮了質檢人員的工作方便性,結合地板檢測的需求和更容易查找缺陷的燈光設計,方便包裝質檢人員更加可以高效地查找地板的缺陷,避免了更多的地板漏檢,更加避免了因地板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客戶投訴。
具體地,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成品地板外觀檢測系統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成品地板外觀檢測系統,包括第一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擋板、第三照明裝置、地板輸送裝置和質檢工位,其中:所述的第一照明裝置安裝于地板輸送裝置的縱向一側,其光線沿地板輸送裝置橫向水平照射地板輸送裝置上的地板;所述的第二照明裝置安裝于地板輸送裝置的正上方,其光線垂直照射在地板輸送裝置上的地板上;所述的擋板安裝于地板輸送裝置的正上方,擋板平面沿地板輸送裝置縱向垂直于地板輸送裝置;所述的第三照明裝置和質檢工位安裝于地板輸送裝置縱向的另一側,質檢工位靠近地板輸送裝置,質檢工位正對地板輸送裝置的縱向一側的第一照明裝置,第三照明裝置安裝于質檢工位的正上方,其光線垂直照射在地板輸送裝置上的地板上。
具體地,所述的第一照明裝置是大燈箱,其中包括兩只500W燈泡。
具體地,所述的第二照明裝置包括兩只300W燈泡,兩只300W燈泡沿地板輸送裝置橫向與大燈箱處于同一水平面上。
具體地,所述的擋板遮擋第一照明裝置和第二照明裝置直射質檢員眼睛的光線。
具體地,所述的第三照明裝置包括一只500W燈泡,沿地板輸送裝置橫向與第一照明裝置和第二照明裝置處于同一水平面上。
具體地,所述的地板輸送裝置是地板輸送帶,成品地板導入地板輸送帶后在地板輸送帶的動力帶動下勻速通過質檢工位。
具體地,所述的第一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和第三照明裝置所使用的燈泡是泛光燈或投光燈。
進一步地,所述燈泡的防護等級是IP65級。
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成品地板外觀檢測系統能夠方便質檢人員全方位發現成品地板存在的外觀缺陷,便于在包裝前對不良品進行及時處理,減少了次品的產生,同時能有效防護質檢人員的眼睛受到強光的刺激。
附圖說明
圖1是成品地板外觀檢測系統的布局示意圖。
圖2是成品地板外觀檢測系統在地板輸送裝置兩側交錯設置質檢工位的布局示意圖。
圖3是成品地板外觀檢測系統在地板輸送裝置同側并列設置質檢工位的布局示意圖。
圖4是成品地板外觀檢測系統沿地板輸送裝置縱向左側的實體檢測示意圖。
圖5是成品地板外觀檢測系統沿地板輸送裝置縱向右側的實體檢測示意圖。
其中標號分別代表:1、第一照明裝置;2、質檢工位;3、擋板;4、第三照明裝置;5、第二照明裝置;6、地板輸送裝置;7、成品地板;11、燈泡。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亞(江蘇)地板有限公司,未經大亞(江蘇)地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399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