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便捷式防洪堤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28287.0 | 申請日: | 2015-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263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清華;黨安強;梁偉;喬愛英;徐秀麗;周超;楊傳平;曲福貞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清華;黨安強;梁偉;喬愛英;徐秀麗;周超;楊傳平;曲福貞 |
| 主分類號: | E02B3/06 | 分類號: | E02B3/06;E02B3/10;E02B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曉霞;于潔 |
| 地址: | 271599 山東省泰安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便捷 防洪堤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便捷式防洪堤結構,適用于防洪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洪水災害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且對于常見的潰決型、漫溢型洪水,其危害更大,搶險救災時間更緊。
傳統技術中,構建永久性的堤壩需要考慮地點且安裝時間長、成本高;此外,采用沙袋構筑臨時堤壩的方法也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高的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成本較低且易于安裝的新型便捷式防洪堤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便捷式防洪堤結構,包括多層結構大體為長方體的空心砌塊,其中上下層空心砌塊錯位搭接設置,每層的空心砌塊數量比其上一層的空心砌塊數量多一個,并且防洪堤結構臨水處的上下層空心砌塊的搭接長度占空心砌塊長度的50%以上,從而減少每層所需的空心砌塊的數量;所述空心砌塊包括頂面、底面和首尾依次連接的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第四側壁,所述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設有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設有第二連接件,其中空心砌塊的第一連接件與左右相鄰空心砌塊的第二連接件配合連接;所述頂面和底面分別設有第一內層連接件和第二內層連接件,其中空心砌塊的第一內層連接件與其下層相鄰空心砌塊的第二內層連接件配合連接。
所述防洪堤結構的靠水側邊設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從防洪堤結構的上層延伸沿靠水側邊表面延伸到地表面,從而防止水滲入防洪堤結構。塑料薄膜外設有多個沙袋,以穩固防洪堤結構的基礎并進一步防止水滲入防洪堤結構。
所述防洪堤結構內部設有相互交叉的第一加強壁和第二加強壁,其中第一加強壁在所述第一側壁和第三側壁之間橫向延伸,所述第二加強壁在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之間橫向延伸,所述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靠近底面處皆設有排水塞。優選地,所述第一加強壁和第二加強壁的交叉處底部設有開口,從而連通由第一加強壁和第二加強壁界定的四個空腔。
所述第一連接件為橫截面為梯形的凸榫;所述第二連接件為橫截面為梯形并與凸榫寬松配合的榫槽。所述第一內層連接件為填充孔,所述第二內層連接件為凹槽;所述空心砌塊的第一內層連接件與其下層相鄰空心砌塊的第二內層連接件配合連接時所述填充孔與凹槽對?齊。
優選地,所述空心砌塊的高度為60cm,不包括凸榫和榫槽時的長度和寬度皆為90cm;所述空心砌塊在未充水時重量小于或等于20kg,在充水后重量約為40kg。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多個空心砌塊搭接形成防洪堤,結構簡單,成本相對較低、易于安裝并且可重復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防洪堤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空心砌塊結構透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上下空心砌塊連接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空心砌塊俯視圖。
其中,10-防洪堤結構;10G-上層;11-空心砌塊;12A、12B、12C、12D-側壁;13、14、19、20-連接件;15-排水塞;16-靠水側邊;17-頂面;18-底面;23、24-加強壁;27-充填孔;30-凹槽;33-開口;36-銷;37-凸緣;45-塑料薄膜;51-沙袋;54-地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本實施例防洪堤結構10設置在地表面54上,包括多層空心砌塊11,其中上下空心砌塊11錯位搭接設置,每層的空心砌塊11數量比其上一層的空心砌塊11數量多一個,并且防洪堤結構10靠水的上下層空心砌塊11的搭接長度占空心砌塊11長度的50%以上,從而減少每層所需的空心砌塊11的數量。所述防洪堤結構10的靠水側邊16設有塑料薄膜45,塑料薄膜45從防洪堤結構10的上層10G延伸沿靠水側邊16表面延伸到地表面54,從而防止水滲入防洪堤結構10。塑料薄膜45外設有多個沙袋51,以穩固防洪堤結構10的基礎及防止水滲入防洪堤結構10。
參見圖2到圖3,所述空心砌塊11為長方體結構,包括頂面17、底面18和側壁12A、12B、12C、12D。所述側壁12A、12B、12C、12D上分別設有連接件14、20、13、19,連接件14、20、13、19從頂面17縱向延伸到底面18,其中所述連接件14、20包括橫截面為梯形的凸榫,連接件13、19包括橫截面為梯形并與凸榫寬松配合的榫槽,相鄰兩個空心砌塊11通過凸榫和榫槽配合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清華;黨安強;梁偉;喬愛英;徐秀麗;周超;楊傳平;曲福貞,未經李清華;黨安強;梁偉;喬愛英;徐秀麗;周超;楊傳平;曲福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282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