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人工增溫影響水稻高溫結實性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28165.1 | 申請日: | 2015-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975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14 |
| 發明(設計)人: | 羅筱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7/06 | 分類號: | 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宜春贛西專利代理事務所 36121 | 代理人: | 朱兵 |
| 地址: | 336000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 增溫 影響 水稻 高溫 結實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工增溫鑒定水稻結實性的裝置,特別是在田間開放條件下人工增溫影響水稻高溫結實性的裝置。
背景技術
水稻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在我國,水稻產量更是占到糧食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穩定水稻的糧食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受異常天氣的影響,如極端的高溫天氣等,使得水稻生產的穩定性下降,使水稻糧食產區的糧食增產風險加大,因而也直接影響了農民收益的增長和農村的社會穩定。如水稻生產常常遇到異常的高溫天氣,對正處于抽穗揚花階段的水稻受害嚴重,結實率大為下降,引起大范圍稻谷減產,農民損失大,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安定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篩選抗高溫水稻品種應用于水稻生產就顯得十分重要。
水稻在抽穗揚花期間對溫度均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適宜溫度在25.0-28.0℃,低溫生理障礙溫度在20.0-22.0℃,高于35℃時,即引起的空秕粒增加,而大于40℃即引起花粉管變態。
水稻品種高溫下結實能力也即其高溫結實性,對于鑒定水稻品種高溫結實性的研究,目前國內大致采用“田間分期播種試驗方法”和“人工氣候室處理試驗方法”,兩者都有可取之處,但都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其前者無需設施,試驗環境更接近于生產實際,但在完全自然條件下,試驗所需的高溫氣象條件往往難以得到滿足,往往得不到鑒定所需要結果,或者測定得到的結果不準確。后者可以創造高溫條件,但試驗空間小,不能適應大批量品種和較大樣本,而且室內的空氣濕度、光照、晝夜溫度變化、空氣組成成分、較強的風速等都與水稻田間環境有大的差異,室內溫度也不易均勻一致,等等,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如何能在自然條件下,借助人工增溫裝置,形成異常高溫環境,即在水稻田間開放條件下,實現鑒定水稻品種在高溫條件下結實能力,用以篩選高溫下結實能力強的水稻品種應用于水稻田間播種生產,以應對氣候異常變化對水稻生產種植的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人工增溫影響水稻高溫結實性的裝置,實現在田間開放條件下的,人工增溫裝置對的水稻品種高溫結實性鑒定方法,克服了現有技術倚靠偶遇高溫條件的問題和人工氣候室鑒定方式的試驗空間狹小、試驗環境非自然狀態的缺點,提高試驗的準確性和可行性,其裝置簡單,安裝使用方便,使用和制造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人工增溫影響水稻高溫結實性的裝置,包括人工增溫裝置,在開放條件下的水稻田間,設立人工增溫裝置對水稻穗層人工加熱升溫,其所述人工增溫裝置包括加熱裝置、測溫控制裝置,加熱裝置與測溫控制裝置相連通,所述加熱裝置的加熱面的發熱口朝下,對應于水稻穗層上方。
所述的加熱裝置包括發熱單元及加熱單元,所述發熱單元包括熱箱體,所述熱箱體內設有加熱管。
所述加熱單元包括發熱箱體及鼓風裝置,所述發熱箱體內設有電加熱管;所述鼓風裝置通過連接管連接于發熱箱體上。
所述加熱管的一端連接于加熱單元的發熱箱體上,于加熱管上設有出風孔。
所述測溫控制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傳感觸頭設于水稻穂層部位。
所述的人工增溫影響水稻高溫結實性的裝置,其在水稻穗層的上方均勻布設有若干人工增溫裝置。
本實用新型裝置是在水稻田間開放條件下,當水稻田間在自然溫度低于37℃這一高溫處理所需要的溫度條件下,使用本發明人工增溫系統裝置可使近本發明系統裝置局部范圍的水稻穗層溫度提高7℃左右,以達到試驗所需高溫條件。
本實用新型人工增溫方法裝置可鑒定水稻品種高溫結實性,克服了現有技術分期播種鑒定方式的倚靠偶遇高溫條件的問題和人工氣候室鑒定方式的試驗空間狹小、試驗環境非自然狀態的缺陷,提高了試驗鑒定的準確性。
利用本實用新型及裝置,可實現較大批量水稻品種高溫結實性的鑒定與品種間比較。同時本發明能廣泛應用于水稻品種高溫結實能力的鑒定與篩選及水稻新品種的選育評價和篩選,避免耐高溫能力差的品種用于田間生產,為國家糧食生產安全提供技術保障,應用前景廣闊,具有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本實用新型裝置是將加熱裝置設于水稻穗層上方0.25-0.45米高的地方,其加熱增溫單元的加熱面的發熱口與水稻的植株為相互垂直的方向設置,其加熱增溫單元所產生的熱量,由上而下的進行傳遞,因加熱增溫單元均勻布設于水稻穗層的上方,對水稻穗層的加熱量分布更均勻,因此,由此而產生的實驗結果,即水稻的賴高溫性能方面的結果可靠性更高,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的電加熱單元11連接于發熱單元上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春學院,未經宜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281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橋式蓄水防旱花盆
- 下一篇:一種食用菌液體菌種發酵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