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有龍門架的精鋁提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06875.4 | 申請日: | 2015-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444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佼;孫寶德;丁三才;東青;戴永兵;韓延峰;王國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21/06 | 分類號: | C22B2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龍門 提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鑄造冶金領域的技術,具體是一種帶有龍門架的精鋁提純裝置。
背景技術
偏析法是一種已經普遍工業化的鋁提純凈化方法。上海交通大學在2010年申請的發明專利,名稱為:基于偏析法的高純鋁提純裝置,申請號為:201010300874.0,該專利提出了一種高純鋁提純裝置。該裝置利用內加熱器對鋁液進行保溫,利用冷卻器通過導熱介質降低坩堝外壁溫度,使鋁液由坩堝內壁往中心逐漸凝固,凝固過程中熔體中的雜質元素由于偏析作用在鋁液中富集,最初凝固得到的固體鋁即為雜質少的已提純鋁,剩余鋁液含雜質元素較多,可在提純結束后倒出另作他用。凝固過程中利用電磁攪拌來攪拌鋁液,加強固液界面的鋁液流動,促進雜質元素向液相的擴散,從而提高提純效率。該實用新型雖然攪拌過程不接觸鋁液,污染少,但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由于石墨坩堝、導熱介質、鋼殼、導熱調節層的存在,導致電磁攪拌的氣隙較大,攪拌效果較差,提純效率提高不明顯;且電磁攪拌耗電量較大、成本高。另外由于冷卻水從底部進入,頂部流出,導致坩堝上下部冷卻速度不均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帶有龍門架的精鋁提純裝置,利用機械攪拌機構攪拌鋁液,攪拌效果好,促進偏析過程排出的雜質元素的擴散與分散,降低液固界面前沿熔體中雜質的濃度,從而更好地控制凝固過程,提高提純效率。利用爐蓋對坩堝進行保溫,整體更加節能。利用氣壓噴霧的方式,產生水氣混合物對坩堝進行降溫,溫降更加均勻,用水量也更加節約。利用龍門架移動爐蓋和攪拌機構穩定性更高。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爐體部分和活動設置于龍門架上的爐蓋部分,其中:爐體部分包括爐殼和位于爐殼內部的坩堝機構,爐蓋部分包括保溫爐蓋和爐蓋升降機構,通過移動龍門架實現爐蓋部分與爐體部分的正對設置。
所述的爐殼頂部設置密封槽,以實現坩堝機構與爐殼與外部的密封。
所述的爐殼和坩堝機構之間設有噴霧裝置,對應爐殼的側壁上部設有排氣孔,爐殼的側壁下設有排水孔。
所述的噴霧裝置由設置在爐殼內壁的多個均勻排布的噴嘴組成,通過壓縮空氣將水流沖散成霧狀,在爐殼和坩堝機構間形成水霧層。
所述的坩堝機構包括坩堝體和坩堝殼,坩堝殼上設有吊耳和壓板,方便進行起吊和密封。所述的爐蓋部分包括:金屬坩堝殼、保溫材料和電加熱器,爐蓋部分工作時蓋于坩堝機構上方,由電加熱器對坩堝機構內的鋁液進行加熱保溫。
所述的爐蓋升降機構分別與龍門架和爐蓋部分相連,可在電機驅動下帶動爐蓋升降。
所述的爐蓋部分上設有攪拌機構,該攪拌機構包括:起降裝置、電機、傳動部件、攪拌器,起降裝置的一端與攪拌器相連,另一端與龍門架相連。
技術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工藝穩定,操作簡便,通過攪拌機構使熔體的溫度均勻,實現熔體成分的均勻化,促進偏析過程排出的雜質元素的擴散與分散,降低液固界面前沿熔體中雜質的濃度,提高提純效率。爐殼內壁的多個均勻排布的噴嘴組成的噴霧裝置,通過調節水流量可以精確調節冷卻速度,且降溫均勻、快速,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晶體的最大生長速度可達27cm/h,3N鋁經一次提純,85%投入料的平均純度可以達到4N以上,平均晶粒尺寸在150μm以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2為爐體部分示意圖;
圖3為龍門架示意圖;
圖中:1爐殼、2噴霧裝置、3坩堝機構、4龍門架、5保溫爐蓋、6爐蓋升降機構、7攪拌機構、8起降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本裝置包括:爐體部分和活動設置于龍門架4上的爐蓋部分,其中:爐體部分包括爐殼1和位于爐殼1內部的坩堝機構3,爐蓋部分包括保溫爐蓋5和爐蓋升降機構6,通過龍門架4實現爐蓋部分與爐體部分的正對設置。
如圖2所示,所述的爐殼1頂部設有密封槽,坩堝機構3放置到爐殼1內部后可以進行密封,對應爐殼1側壁上部設置排氣孔,爐殼1側壁下部設置排水孔。
所述的噴霧裝置2由安裝在爐殼內壁的多個均勻排布的噴嘴組成,通過壓縮空氣將水流沖散成霧狀,在爐殼和坩堝間形成水霧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0687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線纜退火過程中加熱后的冷卻裝置
- 下一篇:偏轉式精鋁提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