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再生橡膠脫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06752.0 | 申請日: | 2015-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379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04 |
| 發明(設計)人: | 梁云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邵武市恒暉橡膠再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11/10 | 分類號: | C08J11/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博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崢 |
| 地址: | 354001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再生 橡膠 脫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再生橡膠脫硫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再生橡膠脫硫裝置。
背景技術
廢橡膠的處理是當今人們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為了滿足不斷提高的材料性能要求,橡膠朝著高強度、耐磨、穩定和耐老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同時造成了廢棄后的橡膠長時期不能自然降解的問題,大量的廢舊橡膠造成了比塑料污染(白色污染)更難處理的黑色污染。另一方面浪費了寶貴的橡膠資源。全世界每年有數百萬噸廢橡膠產生,數量如此巨大,如何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為此,除將堆積如山的廢棄橡膠制品當燃料焚燒外,自1910年開始,各國科學家紛紛研究更為有效的廢橡膠再生處理技術。再生橡膠是指廢舊硫化橡膠經過粉碎、加熱、機械處理等物理化學過程,使其從彈性狀態變成具有塑性和粘性的、能夠再硫化的橡膠。再生過程的實質是在熱、氧、機械作用和再生劑的化學與物理作用等的綜合作用下,使硫化膠網絡破壞降解,斷裂位置既有交聯鍵,也有交聯鍵之間的大分子鍵。
由于橡膠的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廢橡膠制成再生橡膠需要添加的活化劑和軟化劑等的比例也不相同,而采用何種比例需要通過多次的脫硫試驗、拉力試驗和硫化試驗才能得知。目前主要的脫硫試驗方法還是動態脫硫罐來破壞硫鏈接,其原理是采用高溫、高壓、加水以及各種輔助斷硫材料,使硫化橡膠粉斷硫塑化成為再生橡膠。這種硫化橡膠粉斷硫塑化裝置不僅存在壓力高不安全、產生廢水廢氣排放、產量低、能耗高等缺陷,同時消耗大量原料、脫硫時間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省時、可降低能耗的再生橡膠脫硫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再生橡膠脫硫裝置,包括機架和安裝在機架上的加熱裝置和電機,所述加熱裝置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熱裝置包括鐵筒,所述鐵筒的上方開口形成所述進料口,所述鐵筒外壁設有紅外加熱管,所述紅外加熱管外設有保溫層,所述保溫層外設有鍍鋅板,所述鐵筒內設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與電機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保溫層包括隔熱層和防輻射層。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裝置包括X形的攪拌葉片。
進一步的,所述紅外加熱管包括金屬管,沿所述金屬管管內中心軸線豎直地設有加熱芯,所述加熱芯與金屬管之間的空隙填充有絕緣層。
進一步的,所述鐵筒設有蓋體,所述蓋體封閉住所述進料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熱裝置為筒狀結構,由外到內依次是鍍鋅板、保溫層、紅外加熱管和鐵筒,鐵桶內設有攪拌裝置,采用紅外加熱方式,避免了傳統方法水、汽相變熱能轉換消耗,與動態脫硫罐相比,無廢水、廢氣排放,節能高效無污染,并且只需10~13min即完成脫硫,大大節約了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再生橡膠脫硫裝置加熱裝置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再生橡膠脫硫裝置立體圖。
標號說明:
1、機架;2、加熱裝置;21、鍍鋅板;22、保溫層;23、紅外加熱管;24、鐵筒;25、攪拌裝置;26、出料口;27、蓋體;3、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于:加熱裝置為筒狀結構,由外到內依次是鍍鋅板、保溫層、紅外加熱管和鐵筒,鐵桶內設有攪拌裝置,采用紅外加熱方式,避免了傳統方法水、汽相變熱能轉換消耗,與動態脫硫罐相比,無廢水、廢氣排放,節能高效無污染,并且只需10~13min即完成脫硫,大大節約了時間。
請參照圖1和圖2,一種再生橡膠脫硫裝置,包括機架1和安裝在機架1上的加熱裝置2和電機3,所述加熱裝置2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26,所述加熱裝置2包括鐵筒24,所述鐵筒24的上方開口形成所述進料口,所述鐵筒24外壁設有紅外加熱管23,所述紅外加熱管23外設有保溫層22,所述保溫層22外設有鍍鋅板21,所述鐵筒24內設有攪拌裝置25,所述攪拌裝置25與電機3連接。
從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熱裝置2為筒狀結構,由外到內依次是鍍鋅板21、保溫層22、紅外加熱管23和鐵筒24,鐵桶內設有攪拌裝置25,采用紅外加熱方式,避免了傳統方法水、汽相變熱能轉換消耗,與動態脫硫罐相比,無廢水、廢氣排放,節能高效無污染,并且只需10~13min即完成脫硫,大大節約了時間。
進一步的,所述保溫層22包括隔熱層和防輻射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邵武市恒暉橡膠再生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邵武市恒暉橡膠再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067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旋除塵式固體熱載體移動床粉煤熱解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循環冷卻的水解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