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冷卻系統的電動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04577.1 | 申請日: | 2015-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005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開軍;劉瑞峰;李成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F5/00 | 分類號: | B25F5/00;B23B45/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凱 |
| 地址: | 21512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系統 電動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工具,特別涉及一種帶冷卻系統的電動工具。
背景技術
電鉆在大負載工作或堵轉時電機溫度上升極快,若散熱不及時則會引起電機燒機;常規的電鉆因缺少對冷卻風道的研究,冷卻風道設計不佳,導致電機的局部的冷卻效果較差,引起局部發熱嚴重而燒融,最終整機在實際使用時燒機。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增加電機冷卻效率的帶冷卻系統的電動工具。
帶冷卻系統的電動工具包括機殼、設置于所述機殼內的電機以及設置于所述機殼內用于冷卻所述電機的冷卻系統;所述機殼上設置有進風口以及與所述進風口流體連通的出風口,所述冷卻系統包括設于所述電機內部的內部冷卻風道以及包圍于所述電機與所述機殼之間的外部冷卻風道;所述進風口包括第一進風口以及第二進風口,所述第一進風口用于引入第一冷卻氣流,所述第一冷卻氣流流經所述內部冷卻風道并經所述出風口排出,以對所述電機內部進行冷卻;所述第二進風口用于引入第二冷卻氣流,所述第二冷卻氣流流經所述外部冷卻風道并經所述出風口排出,以對所述電機外部進行冷卻。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機包括定子以及相對所述定子轉動的轉子,所述外部冷卻風道位于所述定子與所述機殼之間,所述內部冷卻風道位于所述轉子和所述定子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子包括沿軸向設置于所述機殼內的電樞軸,所述電機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電樞軸上的換向器以及與所述換向器接觸式配合的電刷組件;所述機殼內表面上與所述第一進風口對應位置凸出設置有第一導風筋,所述第一導風筋由所述機殼向所述換向器與碳刷方向傾斜;所述第一冷卻氣流由所述第一進風口進入所述機殼內并在所述第一導風筋的引導下流向所述換向器與碳刷。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及纏繞于所述定子芯上的定子線圈,所述定子芯通過端板安裝于所述機殼上,所述定子線圈包括設置于所述定子芯上靠近所述第二進風口一端的第一定子線圈;所述機殼內表面上與所述第二進風口對應位置凸出設置有第二導風筋,所述第二導風筋設置于所述第二進風口與所述第一定子線圈之間且位于外部冷卻風道內,用于引導所述第二冷卻氣流流向所述第一定子線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機殼靠近所述第二進風口的內表面上凸出設置有第三導風筋,所述第三導風筋位于所述外部冷卻風道內并由所述第二進風口向所述第一定子線圈方向傾斜,以引導所述第二冷卻氣流流入所述外部冷卻風道并流向所述第一定子線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子還包括第二定子線圈,所述第二定子線圈纏繞于所述定子芯上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所述機殼內表面上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側凸出設置有第四導風筋,所述第四導風筋位于所述外部冷卻風道內并向遠離所述進風口方向傾斜,用于所述引導第二冷卻氣流流向所述第二定子線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機殼內表面上凸出設置有風量分配筋,所述風量分配筋設置于所述第三導風筋與所述第四導風筋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子包括沿軸向穿設于所述電樞軸上的轉子芯以及纏繞于所述轉子芯上的轉子線圈,所述轉子線圈包括設置于所述轉子芯上靠近所述換向器一端的第一轉子線圈,所述端板靠近所述第一轉子線圈的一側開設有通風口,所述內部冷卻風道通過所述通風口與所述外部冷卻風道連通;所述第一冷卻氣流分支形成第三冷卻氣流,所述第三冷卻氣流流入所述內部冷卻風道的一端并經所述第一轉子線圈流向所述外部冷卻風道連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子線圈包括設置于所述轉子芯上與所述換向器相對的另一端的第二轉子線圈,所述機殼內表面上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側凸出設置有第四導風筋,第四導風筋由所述進風口向所述出風口方向傾斜,用于引導流經所述外部冷卻風道的氣流流向所述第二轉子線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機包括設置于所述電樞軸上的風扇,所述轉子線圈位于所述換向器與所述風扇之間,所述風扇與所述出風口對應,用于排出由所述進風口流入的氣流。
本實用新型中電動工具內分別設置用于冷卻電機內部與外部的內部冷卻風道與外部冷卻風道,以對電機的內外同時進行冷卻,防止電機發熱而引起的燒機,增長電動工具的使用壽命,同時提升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動工具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電動工具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電動工具冷卻氣流流經換向器與碳刷的冷卻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的電動工具冷卻氣流流經第一轉子線圈的冷卻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045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