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03596.2 | 申請日: | 2015-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311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效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盛世偉業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30 | 分類號: | G01B5/3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楊慧玲 |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和***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吸式 殘余 變形 測量 裝置 | ||
1.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該測量裝置固定在鋼筋(4)外壁并檢測其殘余變形量,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測量機構、下部測量機構和卡箍機構;
所述上部測量機構包括一對上卡位座(12)和百分表(13),兩個所述上卡位座(12)對稱設立且其相對內側端面上均開有與鋼筋(4)外壁抵接配合的上定位槽(121),其相背外側端面與所述百分表(13)固定;
所述下部測量機構包括與所述上卡位座(12)配合設立的一對下卡位座(21),兩個所述下卡位座(21)相對設立且其相對內側端面上均開有與所述上定位槽(121)對應的下定位槽(211),所述百分表(13)的測量探頭與該下卡位座(21)抵接;
所述卡箍機構包括卡箍(31)和螺桿(32),所述卡箍(31)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連接耳(33),所述連接耳(33)上開有與所述螺桿(32)螺紋配合的螺紋通孔,所述上卡位座(12)和下卡位座(21)的外側端面上均套有一卡箍(31)且對應設立的兩個卡箍(31)均通過所述螺桿(3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測量機構還包括表盤座(11),該表盤座(11)與所述上卡位座(12)的外端端面固定,且此表盤座(11)的前端面上設有與所述百分表(13)的表盤配合的表槽(111),該表盤座(11)上開有貫穿所述表槽(111)的避讓槽(112),所述百分表(13)置于該表槽(111)內且其測量探測頭穿過所述避讓槽(112)與所述下卡位座(21)抵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測量機構還包括夾塊(26)、托桿(24)和置于該托桿(24)一端的托盤(25),所述下卡位座(21)的外側端面上均固有夾塊(26),該夾塊(26)的中部設有固定空間(22),在該夾塊(26)上開設貫穿所述固定空間(22)的連接孔(261),所述托桿(24)通過該連接孔(261)穿過所述夾塊(26)并與其固連,所述百分表(13)的測量探頭抵于所述托盤(25)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空間(22)內還設有定位環(23),該定位環(23)上開有緊固孔且其套于所述托桿(24)外部,所述定位環(23)通過緊固螺釘旋入所述緊固孔內而與所述托桿(24)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對應設立的卡箍(31)通過所述螺桿(32)穿射出所述螺紋通孔而連接,且該螺桿(32)的一端旋接緊固螺母(34),其另一端旋接蝶形螺母(3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蝶形螺母(36)與所述連接耳(33)之間還墊有墊筒(3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槽(121)和下定位槽(211)內設有磁鐵,且所述百分表(13)選用與所述磁鐵無沖突的數顯百分表。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槽(121)和下定位槽(211)均為V型槽。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31)為U型卡箍,該卡箍(31)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形成連接耳(33)。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式殘余變形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塊(26)為U型夾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盛世偉業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未經天津盛世偉業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0359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測試用雙位置壓力感應器的機械式雙測頭機構
- 下一篇:一種采礦工程測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