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電子旋轉時鐘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03477.7 | 申請日: | 2015-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570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芳;陳逸菲;趙麗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4G9/00 | 分類號: | G04G9/00;G04G21/02;G04G21/00;G04R20/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朱亮淞 |
| 地址: | 21004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電子 旋轉 時鐘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電子旋轉時鐘,屬于應用電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的家庭用使用的鐘表主要為機械鐘、電子鐘和石英鐘,由于人們的審美觀不斷的變化和對新鮮事物的追求,新穎獨特的電子旋轉時鐘有待開發,旋轉時鐘不僅可以以不同模式來顯示當前的時間,而且還可以將檢測到的室溫實時顯示出來。與傳統時鐘形式相比,電子旋轉時鐘外觀新穎,視覺感觀獨特,且準確性高,時鐘誤差小,穩定性好。同時,電子旋轉時鐘可以激發青少年電子愛好者的興趣,亦便于更多功能的開發與拓展,顯示各種文字及圖案信息,具有廣闊的商業前景。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電子旋轉時鐘,不僅外觀新穎,制作簡單,而且性價比高,誤差小,穩定性好,具有廣闊的商業前景。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多功能電子旋轉時鐘,包括單片機控制模塊、時鐘模塊、測位模塊、溫度模塊、顯示模塊和紅外模塊,所述時鐘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測位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溫度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紅外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單片機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顯示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單片機控制模塊包括單片機、電源電路、振蕩電路和復位電路。
進一步的,所述單片機的主控芯片采用AT89S52,所述電源電路采用無線供電線圈供電,復位電路采用上電復位,振蕩電路采用內部振蕩方式。
進一步的,所述時鐘模塊采用DS1302時鐘芯片,DS1302時鐘芯片通過SPI方式與單片機進行時時通訊。
進一步的,所述顯示模塊包括若干發光二極管LED,所述發光二極管LED焊接在基板上,通過電機帶動基板及基板上的若干發光二極管LED高速旋轉。
進一步的,所述測位模塊采用霍爾傳感器測量基板的旋轉速度和位置,所述霍爾傳感器經過磁針上方時會產生一個低電平,利用單片機計數對脈沖進行計數,從而測定電機的轉速。
進一步的,所述溫度模塊采用DS18B20溫度傳感器。
進一步的,所述紅外模塊包括接收部分和發送部分,所述發送這部分采用符合UPD6121G解碼格式形式的遙控器,紅外接收部分采用的是HS0038一體化的接收頭。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電子旋轉時鐘以單片機控制模塊作為系統控制器,用直流電機帶動有貼片的基板快速旋轉,利用人眼的視覺暫停的特性顯示完整的信息,顯示的信息是由時鐘模塊和溫度檢測模塊提供的時間、日期及溫度信息。具體優點如下:
1、多功能電子旋轉時鐘可以以不同的顯示方式顯示時間,用戶可以根據喜好隨時切換顯示方式;同時可以顯示日期和溫度。
2、多功能電子旋轉時鐘外觀新穎,設計獨特,可以激發愛好者對電子產品的學習興趣。
3、多功能電子旋轉時鐘準確性高,時間誤差小,電路簡單,性價比高。
4、多功能電子旋轉時鐘功能擴充性強,可以顯示各種文字內容和宣傳圖案,具有廣闊的商業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為一種多功能電子旋轉時鐘,包括單片機控制模塊、時鐘模塊、測位模塊、溫度模塊、顯示模塊和紅外模塊。所述單片機控制模塊包括單片機、電源電路、振蕩電路和復位電路。所述單片機的主控芯片采用AT89S52,所述電源電路采用無線供電線圈供電,輸入端接5-12V直流電源,輸出端穩定輸出5V直流電源,復位電路采用上電復位,振蕩電路采用內部振蕩方式,系統晶振為12MHz,起振電容分別為30pF。
所述時鐘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測位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溫度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紅外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單片機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顯示模塊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034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