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覆蓋吻合口前后壁的沖洗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03276.7 | 申請日: | 2015-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844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07 |
| 發明(設計)人: | 袁文臻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14 | 分類號: | A61M25/14;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0000***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覆蓋 吻合 后壁 沖洗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覆蓋吻合口前后壁的沖洗引流管。
背景技術
消化道手術后吻合口漏是影響患者恢復的嚴重并發癥,多發生在術后一周之內。結腸吻合口漏的死亡率有報道達30%。傳統的沖洗引流管粗、硬、笨拙,難以準確放置于吻合口,更無法囊括吻合口前后,所以也不能及時有效的發現吻合口漏。理論上,早期滲漏都很微小,而且如果能夠在術后72小時發現滲漏并果斷采取措施,可能避免嚴重的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乃至死亡。對吻合口漏的處理,是以沖洗引流減輕感染為主。
發明內容
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覆蓋吻合口前后的具有沖洗、引流、外接負壓設備等功能的醫用沖洗引流管,在沖洗、引流雙套管的基礎上,加入兩根或兩根以上較細的沖洗軟管和兩根或兩根以上較細的引流軟管分別覆蓋在吻合口的前后壁,實時觀察吻合口漏的情況,及時采取措施,促進吻合口愈合,解決了吻合口微小滲漏不易及時發現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覆蓋吻合口前后壁的沖洗引流管,包括粗導管、沖洗管、沖洗軟管,引流軟管,所述粗導管與兩根或者兩根以上引流軟管相連接,所述粗導管內設有抗壓凸條,所述引流軟管上設有多個微孔,所述沖洗管由粗導管經腹壁戳孔引出,所述沖洗管與兩根或者兩根以上沖洗軟管相連接,所述沖洗軟管上設有多個微孔。
而且,所述的沖洗軟管覆蓋在吻合口的前壁,沖洗軟管長度為45mm,內徑為1.2mm,壁厚為0.6mm。
而且,所述的引流軟管覆蓋在吻合口的后壁,引流軟管長度為45mm,內徑為1.2mm,壁厚為0.6mm。
而且,所述的粗導管長度為250mm,內徑為9.5mm,壁厚為1.2mm。
而且,所述的沖洗管長度為210mm,內徑為4.4mm,壁厚為1mm。
而且,所述的抗壓凸條長度為250mm,寬度為1.5mm,高度為1.5mm。
而且,所述的微孔為1m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最大范圍覆蓋吻合口,及時準確觀察吻合口微小滲漏的情況;如果發生吻合口漏,能夠準確的沖洗引流;或者灌注藥物;及時清理吻合口局部代謝廢物,預防和降低吻合口漏的發生率,引流軟管設有抗壓凸條,可避免管腔堵塞,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粗導管1、沖洗管2、沖洗軟管3、引流軟管4、抗壓凸條5、微孔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詳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覆蓋吻合口前后壁的沖洗引流管,?包括包括粗導管1、沖洗管2、沖洗軟管3、引流軟管4,所述粗導管1與兩根或者兩根以上引流軟管4相連接,所述粗導管1內設有抗壓凸條5,預防管腔阻塞。所述引流軟管4上設有多個微孔6,所述沖洗管2?由粗導管1經腹壁戳孔引出,所述沖洗管2與兩根或者兩根以上沖洗軟管3相連接,所述沖洗軟管3上設有多個微孔6,能夠準確及時發現吻合口的微小滲漏并予以沖洗引流,或者灌注藥物。所述的沖洗軟管3覆蓋在吻合口的前壁。所述的引流軟管4覆蓋在吻合口的后壁。所述的粗導管1長度為250mm,內徑為9.5mm,壁厚為1.2mm;沖洗管2長度為210mm,內徑為4.4mm,壁厚為1mm;沖洗軟管3長度為45mm,內徑為1.2mm,壁厚為0.6mm;引流軟管4長度為45mm,內徑為1.2mm,壁厚為0.6mm;抗壓凸條5長度為250mm,寬度為1.5mm,高度為1.5mm;微孔6為1mm。???????????????????????????????????????????????????????????????????
消化道吻合手術完成后,關閉腹腔前,腹壁戳孔置入覆蓋吻合口前后壁的沖洗引流管,粗導管1前端靠近吻合口,沖洗軟管3覆蓋在吻合口的前壁;引流軟管4墊襯在吻合口的后壁。腹壁固定粗導管1,沖洗軟管3可外接沖洗液緩慢滴注,粗導管1外接腹腔引流袋,必要時可外接負壓吸引器。術后第1天、第2天均可將引流液送檢化驗淀粉酶,術后一周左右即可拔除該引流裝置。
需要強調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實施例,凡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同樣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未經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032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磁懸浮高速外轉子曳引機
- 下一篇:振動馬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