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潛山油藏分支井氣頂補能工藝管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03220.1 | 申請日: | 2015-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038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14 |
| 發明(設計)人: | 安巖;寇微;劉利;張曉文;麻德玉;丁超;王麗莉;張越;劉雙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16 | 分類號: | E21B43/16;E21B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趙燕力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潛山 油藏 分支 井氣頂補能 工藝 管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石油開采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潛山油藏分支井氣頂補能工藝管柱。
背景技術
所謂潛山油藏是指油氣聚集在潛伏于地層不整合面之下的各種在古地形突起圈閉中形成的油氣藏。目前,遼河潛山油藏區塊較多且構造復雜,既有興隆臺潛山的稀油,又有邊臺-曹臺潛山的高凝油,油藏埋藏深,油藏經過多年開采,上部氣頂能量虧空嚴重,興古、馬古潛山油藏,井深2000米以上。針對該區塊油藏特點,目前采用的開采技術為“頂部注氣穩定重力驅”,該技術被認為是有效提高這類油藏采收率的方法之一,頂部注氣穩定重力驅是指對傾斜、垂向滲透率較高的地層,在含油氣構造的頂部注氣,利用重力分異作用保持壓力或部分保持壓力的情況下開采原油和天然氣的方式。但該技術采用注氣井與采油井分開,即采用1注氣井對應1采油井或采用1注氣井對應2采油井,前期投資及后期維護成本高。
由此,本發明人憑借多年從事相關行業的經驗與實踐,提出一種潛山油藏分支井氣頂補能工藝管柱,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潛山油藏分支井氣頂補能工藝管柱,可補充氣頂能力,同時又可以進行采油,實現潛山油藏分支井注氣采油一體化工藝。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潛山油藏分支井氣頂補能工藝管柱,該工藝管柱設置在雙分支井結構中,該雙分支井結構具有一垂直井道、一上分支井和一下分支井,所述上分支井和下分支井分別設在所述垂直井道的上部和下部,并與垂直井道連通;所述潛山油藏分支井氣頂補能工藝管柱包括同心設置的外管柱和內管柱;所述外管柱包括一上氣密封封隔器,該上氣密封封隔器設在所述垂直井道內并位于所述上分支井與垂直井道連通處的上方;所述上氣密封封隔器下端向下依次連接第一氣密封油管、液壓滑套、第二氣密封油管、插入密封筒和第三氣密封油管;所述第三氣密封油管下端連接一變扣接頭,所述變扣接頭下端向下依次連接第四氣密封油管、一下氣密封封隔器、單流閥、篩管和絲堵;所述下氣密封封隔器位于所述上分支井與垂直井道連通處及下分支井與垂直井道連通處之間;所述內管柱包括第五氣密封油管,所述第五氣密封油管的下端連接一管式泵,該管式泵下端連接一插入密封管,插入密封管下端連接一喇叭口;所述插入密封管與所述插入密封筒密封插接在一起,在所述外管柱內部分隔形成位于插入密封筒上方的注氣空間及位于插入密封筒下方的抽油空間;在外管柱外部分隔形成位于上氣密封封隔器與下氣密封封隔器之間的注氣部及位于下氣密封封隔器下方的抽油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上氣密封封隔器的上端向上依次連接平式油管、加厚油管至井口;所述第五氣密封油管向上延伸至井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外管柱同心設置在一空心導斜器中,所述空心導斜器設置在所述垂直井道內,該空心導斜器對應所述上分支井與垂直井道連通處的位置設有與上分支井連通的開窗,空心導斜器下部連接一膨脹管懸掛器,膨脹管懸掛器下方連接一尾管,該尾管與下分支井連通;所述下氣密封封隔器位于該尾管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空心導斜器內徑為175mm,所述尾管內徑為139.7mm,所述加厚油管、平式油管、第一氣密封油管、第二氣密封油管和第三氣密封油管的內徑均為114mm,所述第四氣密封油管、第五氣密封油管內徑均為73mm。
由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采用同心設置的內外雙管柱結構,通過內外管柱之間的空隙向上分支井注氣補充氣頂能量,同時通過內管柱采油,實現潛山油藏分支井注氣采油一體化工藝,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也大大提高了采油效率。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工藝管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插接密封結構的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液壓滑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032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井下實時混砂器
- 下一篇:一種連續往復式抽油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