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移動式水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02803.2 | 申請日: | 2015-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006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7 |
| 發明(設計)人: | 林華鄉;許耀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明達實業(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4/12 | 分類號: | E04H4/12;A47K3/1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楊依展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式 水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池,尤其涉及一種移動式水池。
背景技術
目前,在游泳池或者浴缸當中加入噴射水流作為按摩水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技術,而且在水流噴射的過程中加入氣泡達到按摩或者加速循環水也是一種成熟的技術。但是,這些氣泡水產生的原理通常是在水流噴射的過程中通過風泵或者氣泵充氣,之后氣泡隨著水流被帶出噴射,形成氣泡水。而本實用新型針對這一現狀,改進了氣泡水出水原理,達到了不需要使用風泵也可以有效產生氣泡水的出水效果,另外增加單向閥和氣閥,有效地阻止了水流流入進氣管的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背景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能夠免用風泵的移動式水池。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移動式水池,包括水池和水流噴射裝置,所述水流噴射裝置包括:噴射部和水氣混合部;所述水氣混合部包括相互連通的氣管和水管;所述水管中有水流時,水流利用虹吸將氣管中的氣流與水流混合形成氣泡出水。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氣管的進氣口位于水位線以下,所述氣管內還設有用于打開或關閉氣管的進氣閥。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氣管的進氣口位于水位線以上。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噴射部和水氣混合部一一對應且為復數個。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水流噴射裝置還包括一主管,所述主管包括氣道和水道;所述氣道和水道分別與每個所述水氣混合部的氣管和水管連接。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氣管和水管的聯通處設有第二單向閥。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進氣閥為單向閥,或者所述進氣閥包括旋轉手柄、密封滑塊、導軌;轉動所述旋轉手柄控制所述密封滑塊沿著所述導軌移動。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水流噴射裝置安裝于移動式水池的水池壁,所述水池壁上設通孔;所述水流噴射裝置的一端穿過所述通孔后通過螺母與所述水池壁鎖固。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水流噴射裝置與移動式水池的水池壁的管架連接,所述水流噴射裝置設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一抵鎖塊,將所述凹槽套設于管架外側,并旋轉所述抵鎖塊使抵鎖塊與管架相抵完成鎖固。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移動式水池還包括一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連接所述氣管,并使得所述氣管的進氣口位于水平面以上。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連接裝置為膠帶或漂浮球或固定架。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移動式水池,其水流噴射裝置采用虹吸原理,可在水流噴射過程中自動吸入氣體,節約了風泵成本。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移動式水池,在氣管內設置了進氣閥,當氣管的進氣管低于水平面設置時,有水流經過時,進氣閥打開,氣體與水流正常混合;沒有水流經過時進氣閥關閉,水池內的水不會倒流進氣管中。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中水流噴射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水流噴射裝置與水池的連接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單向閥開啟時的狀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一種單向閥關閉時的狀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一中進氣閥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a為進氣閥開啟時b為進氣閥關閉時
圖6為實施例二中單向閥開啟時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實施例二中單向閥閉合時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三中水流噴射裝置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9為實施例三中水流噴射裝置與水池的連接示意圖;
圖10為實施例三中水流噴射裝置的工作原理圖。
圖11為實施例四中氣管位于水池內側的示意圖;
圖12為實施例四中氣管位于水池外側的示意圖;
圖13為實施例五中連接裝置為浮球的示意圖;
圖14為實施例六中氣管位于水池外側的示意圖;
圖15為實施例六中氣管位于水池內側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更加清楚,現將本實用新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2所示,一種移動式水池,包括水池和水流噴射裝置3,所述水流噴射裝置3置于水池壁4以內。所述水池壁4上設通孔41;所述水流噴射裝置3的一端穿過所述通孔41后通過螺母42與所述水池壁4鎖固。
所述水流噴射裝置3包含了:噴射部33,氣管31,水管32,和在內部連接所述氣管31和水管32的水氣混合部,以及單向閥3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明達實業(廈門)有限公司,未經明達實業(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028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