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便攜式電源制氫艙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97903.0 | 申請日: | 2015-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276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8 |
| 發明(設計)人: | 馬學明;宋雙;林野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德邦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02 | 分類號: | C01B3/02 |
| 代理公司: | 沈陽技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張志剛 |
| 地址: | 110623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便攜式 電源 制氫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為氫燃料電池配套的制氫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便攜式電源制氫艙。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相機等各類微型便攜電子設備的普及使用,使用制氫劑制氫結合燃料電池發電的微型便攜電源也得到了更大范圍的開發和應用。但現有產品制氫艙存在的問題是:制氫劑加入量和充電量之間沒有直接對比關系供使用者參考,使用過程中,充電不能做到精確的隨時啟動和停止;最重要的缺欠是,充電過程中充電裝置也不能任意移動翻轉,只能水平放置使用,以免堵塞制氫艙氫氣出口導致發電停止。這樣就達不到日常便攜應用,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性能和價值。另外就是產品的體積重量過大,同樣達不到便攜應用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便攜式電源制氫艙,該制氫艙結構具有添加制氫劑,可便攜移動和旋轉,且體積小、重量輕、使用安全方便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智能便攜式電源制氫艙,所述制氫艙包括制氫艙本體、上蓋、能量倉和氣體導出管;制氫艙本體呈長方體,上蓋裝設在制氫艙本體的一側上部,能量倉上設有旋鈕開關,氣體導出管安裝在制氫艙本體的正面位置;制氫艙本體和上蓋通過螺紋連接,兩者之間設有上蓋密封圈,能量體裝設在能量倉內呈密閉狀,能量體的底部開有底孔,能量體底孔與能量倉底孔相通,能量體和能量倉通過螺紋連接,兩者之間設有密封圈;氣體導入管經連接螺釘固定在制氫艙本體上,氣體導出管旋接在氣體導入管及制氫艙本體上,中間夾裝有導出管密封圈。
所述的一種智能便攜式電源制氫艙,所述氣體導入管的中心孔與氣體導出管的中心孔同心。
所述的一種智能便攜式電源制氫艙,所述氣體導入管探入到制氫艙本體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效果是:
1該制氫艙結構根據精確計算和實際校驗,將制氫劑制成發電量固定的標準能量體單元。以定量標準的能量體作為發電量和制氫劑添加量之間的參考標準。
2該制氫艙結構將存放能量體的能量倉設計成具有自動添加結構,使用時只要旋轉開關即可向制氫艙中添加制氫劑,方便快捷。
3為解決制氫艙制氫過程中不能任意移動旋轉問題。將氣體收集導出管的氣體入口設計在制氫艙的幾何中心,反應液體液位處于幾何中心以下,只要添加反應液體時不超過液位線,制氫艙任意翻轉液體都不會超過幾何中心,也不會堵塞氣體收集口,保障氣路通暢。
4制氫艙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便攜,可任意角度旋轉,自動添加制氫劑優點,如果配合產氫速度快的新型制氫劑使用,更加方便快捷。非常適合用作微型燃料電池產品配套,推廣使用后對氫能技術應用發展起到推動和促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制氫艙外形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制氫艙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氣體導出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制氫艙主要包括制氫艙本體,上蓋,能量倉和氣體導出管幾部分。
????其中主要的部件為:制氫艙本體1、上蓋2、能量倉3、氣體導出管4、?上蓋密封圈5、能量體6、密封圈7、能量體底孔8、能量倉底孔9、液位透明線10、氣體導入管11、導出管密封圈12、連接螺釘13。
上蓋2裝設在制氫艙本體1的一側上部,能量倉3上設有旋鈕開關,氣體導出管安裝在制氫艙本體1的正面位置;制氫艙本體1和上蓋2通過螺紋連接,兩者之間設有上蓋密封圈5,能量體7裝設在能量倉3內呈密閉狀,能量體7的底部開有底孔8,能量體底孔8與能量倉底孔9相通,能量體6和能量倉3通過螺紋連接,兩者之間設有密封圈7;氣體導入管11經連接螺釘13固定在制氫艙本體1上,氣體導出管4旋接在氣體導入管11及制氫艙本體1上,中間夾裝有導出管密封圈12。體導入管11的中心孔與氣體導出管4的中心孔同心。氣體導入管11探入到制氫艙本體1內。制氫艙本體1和上蓋2通過螺紋連接,兩者之間有密封圈密封,防止氫氣泄漏。能量體6為一次性消耗品,能量體6和能量倉3通過螺紋連接,兩者之間有密封圈密封。能量體有底孔供制氫劑流出,能量倉3也制有底孔。備用時開關處于“off”位,兩個底孔位置錯開,使用時將開關旋轉到“on”位,兩個底孔位置正對,制氫劑從能量體6底孔經能量倉3底孔流入制氫艙中。液位透明線10為加水指示線,加水不超過液位透明線10就不會影響氣體導出。液位透明線10為制氫艙本體1上,制成從上至下的一條透明的垂直線,或當制氫艙本體1為透明材料的本體上刻劃出的一條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德邦儀器有限公司,未經沈陽德邦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979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