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復合材料桿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96065.5 | 申請日: | 2015-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564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康艷祥;俞仁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云逸民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S3/00 | 分類號: | F16S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脫穎律師事務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強 |
| 地址: | 200444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材料 | ||
1.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體;所述支撐體的兩端分別設有至少一個耳片;所述支撐體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體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或兩個所述耳片;位于所述支撐體同一端的兩個所述耳片間隔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抵靠在所述支撐體上;第一纖維增強材料線或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帶沿所述支撐體的軸向纏繞所述支撐體和所述耳片后加熱固化形成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層,并將所述耳片和所述支撐體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層的外表面還包覆有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層;第二纖維增強材料線或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帶沿所述支撐體的圓周方向和軸向纏繞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層后加熱固化形成所述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抵靠在所述支撐體上;第一纖維增強材料線或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帶沿所述支撐體的圓周方向和軸向纏繞所述支撐體和所述耳片后加熱固化形成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層,并將所述耳片和所述支撐體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層的外表面還包覆有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層;所述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層由第二纖維增強材料線或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帶沿所述支撐體的軸向纏繞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層后加熱固化形成。
7.根據權利要求3或6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設有溝槽;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線或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帶沿軸向纏繞所述耳片時,容置于所述溝槽內;或者所述第二纖維增強材料線或所述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帶沿軸向纏繞所述耳片時,容置于所述溝槽內。
8.根據權利要求3或6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上設有多個第二凸塊;多個所述第二凸塊沿圓周方向分布;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線或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帶沿軸向纏繞、并依次繞過所述支撐體兩端耳片上的第二凸塊,將所述支撐體兩端的耳片與所述支撐體連接;或者所述第二纖維增強材料線或所述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帶沿軸向纏繞、并依次繞過所述支撐體兩端耳片上的第二凸塊,將所述支撐體兩端的耳片與所述支撐體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的外表面上設有波紋段;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線或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帶纏繞所述耳片時,與所述波紋段機械咬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相配合的第一凸塊和第一插槽;所述第一凸塊設置在所述耳片和所述支撐體其中之一上,所述第一插槽設置在所述耳片和所述支撐體中的另一個上;所述第一凸塊可插拔地插置于所述第一插槽內,將所述耳片安裝在所述支撐體的端部。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桿;所述耳片設置在所述連桿的兩端;所述支撐體上設有沿軸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連桿相適應;所述連桿嵌入所述凹槽內,使所述耳片伸出所述凹槽設置于所述支撐體的端部。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所述連桿;所述支撐體上設有兩個所述凹槽;每個所述連桿嵌入一個所述凹槽內;設置于所述支撐體同一端的兩個耳片間隔設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與所述連桿一體設置;所述耳片和所述連桿由金屬材料制得,或由第三纖維增強材料纏繞后加熱固化制得,或采用樹脂傳遞模塑成型工藝形成。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纖維增強材料線或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帶沿所述支撐體的圓周方向和軸向纏繞所述支撐體、所述連桿和所述耳片后加熱固化形成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層,并將所述連桿和所述支撐體連接。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復合材料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層的外表面還包覆有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層;所述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層由第二纖維增強材料線或第二纖維增強材料帶沿所述支撐體的軸向纏繞所述第一纖維增強材料層后加熱固化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云逸民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云逸民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9606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