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封閉式鋼帶酸洗槽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293747.0 | 申請日: | 2015-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798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姚冬泉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無錫華工薄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G3/02 | 分類號: | C23G3/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劉述生 |
| 地址: | 214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封閉式 酸洗 | ||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帶酸洗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全封閉式鋼帶酸洗槽。
背景技術(shù)
目前,鋼帶除銹主要通過物理法和化學法進行處理,其中,化學法通過酸洗線進行除銹,除銹速度快、除銹徹底,而受到鋼帶壓延加工行業(yè)的歡迎。但通過酸洗線進行除銹操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除銹過程中產(chǎn)生酸霧、酸洗廢液等污染問題,環(huán)保力度相對較大,伴隨技術(shù)推進,酸洗抑霧劑對酸霧有了較大的壓制效果,已較大程度減少了酸霧產(chǎn)生,但還是無法全部抑制酸霧的產(chǎn)生,酸洗線在鋼帶出口部位,常帶出一定量的酸霧以及從設備連接處泄漏出酸霧,尤其是在酸霧回收到塔出故障時,有較多的酸霧量會從鋼帶出口部位跑出,從而使周邊環(huán)境及設備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蝕。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全封閉式鋼帶酸洗槽,能夠防止酸霧泄露到周邊,酸霧回收率高,安全可靠,密封效果好。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shù)方案是:提供一種全封閉式鋼帶酸洗槽,包括:槽體,所述槽體包括底座和上蓋,所述上蓋設置在底座上,所述槽體的左右兩端設置有鋼帶進口和鋼帶出口,四周呈封閉狀,所述上蓋下端設置有多個壓塊,所述壓塊用于壓住鋼帶,所述上蓋的上端還開設置有第一酸霧出口部和第二酸霧出口部,所述第一酸霧出口部和第二酸霧出口部與酸霧塔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酸霧通過第一酸霧出口部和第二酸霧出口部吸入酸霧塔處理系統(tǒng)中。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酸霧出口部位于鋼帶進口一側(cè),所述第一酸霧出口部包括兩個出口,所述兩個出口分別設置在壓塊兩側(cè),第一酸霧出口部通過管道連接到酸霧塔處理系統(tǒng)。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酸霧出口部設于鋼帶出口一側(cè),所述第二酸霧出口部通過管道連接到酸霧塔處理系統(tǒng)。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鋼帶出口內(nèi)設置有多個擠酸輥,所述擠酸輥位于第二酸霧部下端。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上蓋上還開設有應急處理口,所述應急處理口上設置有蓋板,所述應急處理口位于壓塊的一側(cè)。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壓塊為固定式耐酸耐磨石塊,所述壓塊的數(shù)量為2個,所述壓塊分別設置在鋼帶進口和鋼帶出口的內(nèi)側(c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全封閉式鋼帶酸洗槽,能夠防止酸霧泄露到周邊,酸霧回收率高,安全可靠,密封效果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shù)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槽體,2、底座,3、上蓋,4、鋼帶進口,5、鋼帶出口,6、壓塊,7、鋼帶,8、第一酸霧出口部,9、第二酸霧出口部,10、應急處理口,11、蓋板,12、擠酸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一種全封閉式鋼帶酸洗槽,包括:槽體1,所述槽體1包括底座2和上蓋3,所述上蓋3設置在底座2上,所述槽體1的左右兩端設置有鋼帶進口4和鋼帶出口5,四周呈封閉狀,所述上蓋3下端設置有多個壓塊6,所述壓塊6用于壓住鋼帶7,所述上蓋2的上端還開設置有第一酸霧出口部8和第二酸霧出口部9,所述第一酸霧出口部8和第二酸霧出口部9與酸霧塔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酸霧通過第一酸霧出口部8和第二酸霧出口部9吸入酸霧塔處理系統(tǒng)中。
另外,所述第一酸霧出口部8位于鋼帶進口2一側(cè),所述第一酸霧出口部8包括兩個出口,所述兩個出口分別設置在壓塊6兩側(cè),第一酸霧出口部8通過管道連接到酸霧塔處理系統(tǒng)。
另外,所述第二酸霧出口部9設于鋼帶出口4一側(cè),所述第二酸霧出口部9通過管道連接到酸霧塔處理系統(tǒng)。
另外,所述鋼帶出口4內(nèi)側(cè)設置有多個擠酸輥12,所述擠酸輥12位于第二酸霧部下端。
另外,所述上蓋3上還開設有應急處理口10,所述應急處理口10上設置有蓋板11,所述應急處理口10位于壓塊6的一側(cè)。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無錫華工薄板有限公司,未經(jīng)無錫華工薄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93747.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