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光纖通訊的多波長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93566.8 | 申請日: | 2015-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948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07 |
| 發明(設計)人: | 游海斌;吳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宏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光纖 通訊 波長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通訊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光纖通訊的多波長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光纖網絡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尤其是世界各地光纖接入FTTH項目逐步實施,以及點對點的數據傳輸,為合理利用已布設的光纖資源,市場上對于能在單光纖內經多波長激光耦合來實現多路收發通訊的單纖雙向組件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隨著三網合一的推進,以及光纖到戶網絡的不斷推廣,市場上對于單纖三向組件的需求隨之增加,尤其是某兩個波長間隔很窄的單纖三向組件。
目前市場上的單纖雙向組件都是波長間隔很寬的兩個波長的光信號,而單纖三向需同時處理三個波長的激光耦合,比如XGPON標準里面的單纖三向,需要處理的波長為1270nm,?1550nm和1577nm,?相比原來GPON標準里的1310nm,1490nm和1550nm,波長間隔從原先的最窄60nm,變成最窄27nm?。實際過渡帶從原先的40nm,變成15nm,相應的技術難度成倍增加。
現有的一種常規匯聚光束耦合的光收發組件如附圖1所示,包括發射端(110),發射端(110)的激光芯片(1110),正透鏡(610),光纖端(210),接收端(300),接收端(300)的光電接收芯片(320),正透鏡(310),濾光片(410)。由光纖端(210)輸出的發散光束光信號經過濾光片(410)反射后,到達正透鏡(310),正透鏡(310)將發散光束變為匯聚光束后由接收端(300)的光電接收芯片(320)接收。由發射端(110)的激光芯片(1110)發出的發散光束光信號經過正透鏡(610)后變為匯聚光束光信號,匯聚光束光信號經過濾光片(410)透射后由光纖端(210)接收。
在這種結構中,因為濾光片基于多層膜系干涉原理,同時要滿足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而光的反射和折射效果隨入射角及波長的不同而不同,該結構中激光必須是45°入射才能良好發揮濾光片的分光功能,實現不同波長的透射和反射,如果入射激光無法保持平行以確保入射角的精確,那么發射和接收端的波長間隔就必須足夠寬,否則就易使反射光中混雜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導致透射波長信號或者反射波長信號無法有效分開。當然在這種應用中,通過透鏡把傳輸的光信號轉變為平行光束,可以將光信號有效的分開。
現有的一種單透鏡平行光耦合的光收發組件結構示意圖如附圖2所示,包括發射端(1100)、光纖端(2000)和接收端(3000),發射端(1100)內置有激光芯片(11100)和正透鏡(6100),光纖端包括光纖頭(2100)和透鏡(2200),接收端(3000)包括光電接收芯片(3200),正透鏡(3100),濾光片41。由光纖端(2000)輸入的平行光束光信號經過濾光片(4100)反射后,到達正透鏡(3100),正透鏡(3100)將平行光束變為匯聚光束后由接收端(3000)的光電接收芯片(3200)接收。由發射端(1100)的激光芯片(11100)發出的發散光束光信號經過正透鏡(6100)后變為平行光束光信號,平行光束光信號經過濾光片(4100)透射后由光纖端(2000)接收。
但是這種單透鏡平行光的耦合方案,由于球面像差的存在,透鏡邊緣的光學性能與透鏡中央的光學性能不同,使得激光芯片(11100)和正透鏡(6100)之間的距離調節過于敏感,很難調試,結構穩定性能不是很好,當光纖組件在運輸或使用過程中因震動、溫度變化和老化等情況而使激光芯片(11100)和正透鏡(6100)之間的相對距離發生變化時,將使從正透鏡(6100)出射激光的平行度等特性難以保證,從而使產品性能惡化以至失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光纖通訊的多波長組件,通過對光路組件的改進,優化了耦合光路中發射器件出射激光的亮度和平行度,使得激光的平行光耦合過程的像差和耦合度更好,光路便于調試且結構穩定性更佳。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種用于光纖通訊的多波長組件,用于單光纖收發通訊中的多波長激光耦合,所述組件包括發射部、接收部、光耦合部和光纖端口。
所述光纖端口設有對激光進行準直的準直部。
所述發射部包括1個以上的發射端,發射端包括生成激光的激光芯片和準直透鏡組;所述各發射端的激光芯片生成激光的波長不同;所述準直透鏡組位于發射端出光口處,激光芯片生成激光經準直透鏡組匯聚和準直后由出光口平行射向光耦合部。
所述光耦合部包括1個以上的濾光片,濾光片依次排列于光纖端口準直部的準直方向上,其反射波段的光反射方向指向光纖端口;各個濾光片的反射波段不同且互不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宏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州宏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935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管微纜交接余留裝置
- 下一篇:陽光下可視的藍寶石蓋板鍍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