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河道邊坡的臺階式多邊形植生砌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92643.8 | 申請日: | 2015-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264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飛野;索二峰;曹偉;王大川;蔣愛辭;楊璐;李程;撖鵬飛;馬冰;丁杉;卓杰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E02B3/14;A01G9/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韓華 |
| 地址: | 450003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河道 臺階 多邊形 砌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砌塊,尤其是涉及用于河道邊坡的臺階式多邊形植生砌塊。
背景技術
現有的河道護坡工程中,為防止河道邊坡被水流沖刷出險,多采用漿砌石砌筑或混凝土現澆板防護;該硬質護坡抗風浪能力強,但不能適應不均勻變形,基礎處理要求嚴格,多需進行基礎處理。上述硬質護坡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施工難度大,施工工期長;2、景觀效果差,不具備植物生態性;3、坡面透水性差,需要設置單獨PVC排水管來排放堤內的地下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河道邊坡的臺階式多邊形植生砌塊,以適應河道邊坡不均勻變形,且可以種植適生植物,增加河道護坡的生態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河道邊坡的臺階式多邊形植生砌塊,包括橫斷面為多邊形的砌塊體,所述砌塊體中部開設有種植孔,砌塊體上圍繞所述種植孔均布開設有多個橢圓形錨固孔,在砌塊體的下表面上開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凹槽。
所述種植孔為圓孔,所述錨固孔為四個。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采用混凝土材料預制而成,制作、安裝方便,施工工期短。種植孔用于種植適生植物,增加邊坡的綠化面積,提高護坡工程的生態性。砌塊體通過玻纖尼龍材料制成錨桿進行拼裝連接,使得上下砌塊體組成一個柔性的結構,增強了結構的抗剪能力,還可適應地基的微變形。拼裝后砌塊體間的縫隙可將被防護土體內地下水排走,透水性好;砌塊體互相之間能夠實現自嵌穩定,具有抗水流沖擊的特性,壘砌成臺階狀,具有較好的景觀效果。同時,砌塊體下表面開設的兩條相互平行的凹槽方便了工人搬移安裝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多個本實用新型所述砌塊拼裝后的結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河道邊坡的臺階式多邊形植生砌塊,包括橫斷面為多邊形的砌塊體1,所述砌塊體1的中部開設有圓形結構的種植孔2,砌塊體1上圍繞種植孔2均布開設有四個橢圓形結構的錨固孔3,在砌塊體1的下表面上開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凹槽4。
砌塊體1選用C20以上標號的素混凝土預制而成,厚度為20厘米、邊長為60厘米。種植孔2直徑為30厘米。拼裝砌筑時,種植孔2的孔內下部回填級配碎石以增加抗剪強度,種植孔2的孔內上部回填種植土,在砌筑完成后種植孔2內種植適生植物。橢圓形結構的錨固孔3長軸為5厘米,短軸為2.5厘米,共四個,用于與上方和下方砌塊體1對應的錨固孔3通過錨桿相連接,再采用砂石填充錨固孔3以固定錨桿。錨桿采用玻纖尼龍材料制成,使得上下砌塊體1組成一個柔性的結構,增強了結構的抗剪能力,還可適應地基的微變形。
由于砌塊體1體積較大,單塊重量約為107Kg,故在砌塊體1的下表面上開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凹槽4,以方便工人用繩子卡在凹槽4內搬運拼裝,凹槽4的寬度為2厘米,深度為2厘米。
如圖3所示,拼裝時,上方一個砌塊體1應與下方兩個砌塊體壓縫擺放,對齊錨固孔3,并將錨桿插入其中,使其連接為一個整體。為防止被保護土體土料流失,應在砌筑拼裝時設置級配碎石墊層和鋪設土工布進行反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未經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926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汽車車身吊裝的運輸架
- 下一篇:一種自消毒電梯轎廂及消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