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環形懸掛式內隔振的慣性測量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91382.8 | 申請日: | 2015-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666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榮熙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榮熙 |
| 主分類號: | G01P15/00 | 分類號: | G01P15/00;G01C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510610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形 懸掛 式內隔振 慣性 測量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動態檢測環境下慣性測量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環形懸掛式內隔振的慣性測量組件。
背景技術
慣性測量組件是一種測量載體姿態角度及加速度的儀器,在車輛導航、無人機飛行控制、導彈導航、姿態反饋、機器人控制等方面具有廣泛應用。
慣性測量組件的內部核心傳感器分別是陀螺儀及加速度計,傳感器都具有測量范圍,如果將傳感器直接安裝在慣性測量組件的固定安裝平面上,這樣,整個慣性測量組件承受的外部振動和沖擊將直接傳導給傳感器,在振動、沖擊偏大的使用環境中,振動往往已超過加速度計的量程,為傳感器的選用帶來限制。
現有技術中,為滿足慣性測量組件在振動及沖擊的應用條件,慣性測量組件必須增加隔振結構,通常的隔振結構設置方式,是在慣性測量組件的外部加裝隔振結構,例如使用橡膠墊,骨架支撐等,但是,對于某些對安裝空間有苛刻要求的特殊應用環境,例如彈載安裝等,則限制了外隔振結構的使用,這樣,則導致慣性測量組件難以在振動及沖擊環境下保持足夠的測量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環形懸掛式內隔振的慣性測量組件,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慣性測量組件難以在振動及沖擊環境下,保持足夠的測量精度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環形懸掛式內隔振的慣性測量組件,包括外殼、質量塊、傳感器以及內隔振結構,所述傳感器連接在質量塊的表面上,所述內隔振結構包括外環體、彈性環以及內環體,所述外環體與所述外殼固定連接,所述內環體置于所述外環體的包圍區域內,且所述外環體的內側壁與內環體的外側壁之間形成有環形區域,所述彈性環置于所述環形區域中,且懸空布置,所述彈性環分別與所述外環體及內環體連接;所述質量塊置于所述內環體的包圍區域內,且連接于所述內環體。
進一步的,環形懸掛式內隔振的慣性測量組件包括多層所述內隔振結構,多層所述內隔振結構呈自上而下堆疊狀結構布置。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環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分別形成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環繞所述彈性環布置,且所述相鄰的彈性環之間的環形槽圍合形成封閉的環形腔。
進一步的,所述環形腔內填充有氣體。
進一步的,所述環形腔內填充有用于改變所述彈性環隔振特性的慣性環,所述慣性環環繞所述環形腔布置。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環與所述外環體及內環體之間通過硫化工藝形成一體;或所述彈性環、外環體及內環體分別制造成型,并組裝形成一體。
進一步的,所述外環體的內側壁設有外環槽,所述外環槽環繞所述外環體的圓周布置;所述內環體的外側壁設有內環槽,所述內環槽環繞所述內環的圓周布置;所述彈性環分別嵌入于所述外環槽及內環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外環體及內環體分別呈圓環狀或多邊形狀。
進一步的,所述外環體的外側壁朝外延伸有多個外凸耳,多個所述外凸耳相間隔布置,且環繞所述外環體的圓周布置。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包括上殼、中殼以及下殼,所述中殼中具有貫穿所述中殼上下端的通腔,所述中殼的上端形成有上端開口,所述中殼的下端形成有下端開口,所述上殼封蓋于所述中殼的上端開口,所述外環體置于所述中殼的下端與下殼的上端之間,且所述外環體的多個外凸耳延伸在所述中殼及下殼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環形懸掛式內隔振的慣性測量組件,外環體與外殼固定連接,外環體與內環體之間通過彈性環連接,質量塊與內環體連接,傳感器連接在質量塊上,且處于懸空布置,這樣,當慣性測量組件運用在振動以及沖擊環境中,外部對慣性測量組件造成的振動以及沖擊,通過彈性環的隔振作用,大大減低對質量塊上的傳感器的振動以及沖擊影響,從而,慣性測量組件則不需要在外部設置隔振結構,便于用戶使用及安裝,并且,慣性測量組件在振動及沖擊環境下,可以保持足夠的測量精度;內隔振結構可以根據不同的振動環境,通過結構的組合,滿足不同環境的隔振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慣性測量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慣性測量組件的立體爆炸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中殼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外環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內隔振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榮熙,未經李榮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9138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