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組合式生態擋土墻砌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89109.1 | 申請日: | 2015-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624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寧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普氏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2 | 分類號: | E02D29/02;E02B3/14;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式 生態 擋土墻 砌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利建筑工程構件,具體涉及一種組合式生態擋土墻砌塊。
背景技術
目前,河道的擋土墻一般采用漿砌石塊或現澆混凝土結構,雖然能起到擋土的作用,但這種擋土墻阻礙了水與土的交流,影響河道的自凈能力。部分生態擋土墻砌塊雖然有一定的生態功能,但難以提供足夠的土壤和空間供植物生長,起不到良好的生態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組合式生態擋土墻砌塊。
一種組合式生態擋土墻砌塊,包括第一砌塊及第二砌塊,所述第一砌塊及第二砌塊從上至下依次重復卡接連鎖后,形成若干個相互連通、用于填土種植綠植或作為供水生動物棲息繁衍場所的生態空間。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砌塊包括箱型本體,箱型本體包括平行間隔設置的前壁與后壁,前壁與后壁的靠近端部處,垂直連接有左壁、右壁,前壁與后壁的中間位置垂直連接有中間壁,前壁底部設有與其相垂直,并朝向后壁方向的底壁,前壁的長度大于后壁,前壁與后壁的一端伸出右壁,與底壁構成第一半腔體,前壁的另一端伸出左臂,后壁的另一端貼合于左臂,伸出左臂的前壁與底壁構成第二半腔體,上述前壁、后壁、左壁與中間壁之間,前壁、后壁、中間壁與右壁之間,以及第一半腔體與第二半腔體之間均構成植生腔,伸出右壁的后壁頂部設有第一連接塊,后壁的另一端頂部設有與同一植生腔相對的第二連接塊及第三連接塊,底壁的底面呈水平狀,頂面朝后壁方向逐漸向下傾斜,傾斜的最底位置處開設有位于底壁的底面用于卡接第二砌塊的卡口,卡口與植生腔的后側之間構成排水孔;
所述第二砌塊包括出字型本體,出字型本體包括前板,前板的兩端及中部位置垂直設有長度相同的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及中連接板,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及中連接板的另一端連接在與前板平行的中板上,中板的長度長于前板,兩端均伸出左連接板與右連接板,中板的頂部設有與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及中連接板位置相對的第四連接塊、第五連接塊及第六連接塊,第四連接塊、第五連接塊及第六連接塊均與第一砌塊的卡口相適配,中連接板的另一面垂直設有左安裝板、中安裝板及右安裝板,左安裝板、中安裝板及右安裝板的安裝位置分別與第四連接塊、第五連接塊及第六連接塊的位置一一對應,伸出左安裝板的中板與左安裝板構成第三半腔體,伸出右安裝板的中板與右安裝板構成第四半腔體,上述左安裝板、中安裝板及中板之間,中安裝板、右安裝板及中板之間,以及第三半腔體與第四半腔體之間均構成呈凹型的植生腔連接孔,植生腔連接孔的底面寬度與植生腔的寬度相同,前板、左連接板、中連接板及中板之間,及前板、中連接板、右連接板及中板之間、均圍繞構成用于卡接第一砌塊的通孔,第一砌塊的第一連接塊、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施工方便,第一砌塊與第二砌塊之間形成卡接連鎖結構,增加了坡面的穩定性,所形成相通的生態空間可以填充泥土及植被,使形成植物根系網絡,穩固坡面;或者為魚類生長繁殖提供棲息空間,保護河岸的生態環境,形成較為美觀的景觀生態效應,同時也可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砌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砌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二砌塊所構成的組合式生態擋土墻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砌塊排列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砌塊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砌塊與第二砌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砌塊的排列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砌塊與第一砌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9、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二砌塊所構成的組合式生態擋土墻的側面示意圖;
圖11、圖12為本實用新型中拉結網片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普氏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普氏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891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