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基于螺旋式返離合模塊和雙電機模塊的防撬鎖,其特征在于,包括:鎖體模塊、螺旋式返離合模塊和雙電機模塊,外圍設備為方鋼、內把手和外把手;其中,
鎖體模塊包括:主鎖舌撥塊(101)、防撬套筒(102)、主鎖舌撥桿(103)、主鎖舌組件(104)、斜舌連桿組件(105)、斜鎖舌撥桿(106)、斜鎖舌組件(107)、鎖體盒(108)、圓柱軸和扭簧;
主鎖舌撥塊(101)設有第一伸出臂A、第二伸出臂B、第三伸出臂C;且主鎖舌撥塊(101)的軸向中心位置設有套筒過孔,且內圓周面上設有與螺旋式返離合模塊的傳動組件相配合的軸向卡槽;防撬套筒(102)的一端開放,另一端封閉;主鎖舌撥桿(103)設有第四伸出臂D、第五伸出臂E、第六伸出臂F、第二導向柱,以及中心孔套(1031);第五伸出臂E上設有一固定圓柱;主鎖舌組件(104)包括底座,以及設于該底座上的主鎖舌(1043)、導向槽(1041)和滑槽(1042);斜舌連桿組件(105)包括斜舌連桿,以及設于該斜舌連桿上的第一導向槽(1052)和第二導向槽(1054)、圓柱(1053)和撥柱(1051);撥柱(1051)安裝于斜舌連桿一端,且斜舌連桿在撥柱(1051)安裝的一端側面設有下凹的弧面結構;斜鎖舌撥桿(106)設有第七伸出臂I、夾臂G和一中心孔;第七伸出臂I上設有臂孔(1061);鎖體盒(108)設有第一導向柱、第三導向柱、第四導向柱,以及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
螺旋式返離合模塊包括:頂銷(207)、頂銷彈簧(208)、頂銷擋環(206)、內把手回轉件(205)、方鋼套(204)、傳動組件;
方鋼套(204)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徑向盲孔(2018),方鋼套(204)的端面?上設有方鋼孔(2017);方鋼套(204)的外圓周面上還設有一個凸起的螺旋結構(2019),該螺旋結構(2019)的末端在方鋼套(204)的外圓周面形成垂直臺階面,起始端與方鋼套(204)端蓋的內側面平滑過渡;內把手回轉件(205)的端面上設有安裝方鋼套(204)的臺階沉孔(2014);內把手回轉件(205)的外圓周面上加工有徑向的頂銷孔(2013),所述頂銷孔(2013)與臺階沉孔(2014)貫通;臺階沉孔(2014)的臺階面上設有與方鋼套(204)的螺旋結構(2019)相配合的內把手回轉件螺旋結構(2015);傳動組件和主鎖舌撥塊(101)上均設有方鋼過孔;
所述雙電機模塊包括:蓋板(301)、兩個小齒輪(302)、齒輪軸(303)、電機殼體(304)、兩個相同的電機(305)、扭轉彈簧(306)、圓弧推動板(307)、前推板(308)、后推板(309)和橫桿(3010);
齒輪軸(303)包括大齒輪和軸頸,且大齒輪和軸頸一體設計;電機殼體(304)的一端設有與所述電機(305)形狀相同的兩個電機安裝孔(3015)和與齒輪軸軸頸相配套的第二齒輪軸孔(3014),且第二齒輪軸孔(3014)位于兩個電機安裝孔(3015)之間,另一端設有與所述電機(305)的電機軸相配合的兩個電機軸孔(3012)、與齒輪軸軸頸頂端相配套的第一齒輪軸孔(3011)和多個蓋板安裝孔(3013),且第一齒輪軸孔(3011)位于兩個電機軸孔(3012)之間;電機殼體(304)頂端開放,且開放的電機殼體(304)兩側設有與圓弧推動板(307)長方板相配合的水平滑槽;兩個小齒輪(302)的中心位置均設有與電機(305)的電機軸相配套的中心孔套;圓弧推動板(307)包括圓弧板、長方板、前推板(308)和后推板(309),長方板固定在圓弧板凸起的弧面上,前推板(308)和后推板(309)分別固定于長方板的底面兩端,且靠近圓弧板的為前推板;長?方板上設有長方孔;前推板(308)和后推板(309)上設有與齒輪軸(303)相配套的齒輪軸孔;齒輪軸(303)軸頸上設有與齒輪軸軸向垂直的橫桿(3010);
連接關系為:
傳動組件的兩端分別與內把手回轉件(205)和鎖體模塊的主鎖舌撥塊(101)軸向卡合后周向固定成一體;所述螺旋式返離合模塊的頂銷(207)與所述雙電機模塊的圓弧推動板(307)的圓弧內壁抵觸;
主鎖舌撥塊(101)和防撬套筒(102)通過各自的凸臺軸向安裝在鎖體盒(108)的第一安裝孔中,且防撬套筒(102)開放的一端位于主鎖舌撥塊(101)的套筒過孔外,防撬套筒(102)和主鎖舌撥塊(101)組合起到軸向限位的作用,兩者獨立周向轉動;主鎖舌撥桿(103)的第六伸出臂F位于主鎖舌撥塊(101)的第一伸出臂A和第二伸出臂B之間;主鎖舌撥桿(103)的中心孔套(1031)套到鎖體盒(108)的第一導向柱上,該第一導向柱與主鎖舌組件(104)的滑槽(1042)滑動配合;主鎖舌撥桿(103)的第四伸出臂D通過第二導向柱與主鎖舌組件(104)的導向槽(1041)滑動配合;扭簧一端安裝在第五伸出臂E的固定圓柱上,另一端套接在圓柱軸上,該圓柱軸穿過斜鎖舌撥桿(106)的中心孔后安裝在鎖體盒(108)的第二安裝孔內;斜鎖舌撥桿(106)的夾臂G與斜鎖舌組件(107)滑動連接;第一導向槽(1052)與第三導向柱滑動配合,第二導向槽(1054)和第四導向柱滑動配合;斜舌連桿組件(5)的圓柱(53)穿過斜鎖舌撥桿(106)的臂孔(1061),兩者滑動配合;主鎖舌撥塊(101)的第三伸出臂C與斜舌連桿組件(105)的弧面結構滑動配合;
方鋼套(204)位于內把手回轉件(205)的臺階沉孔(2014)內,關門或有正確指令開門時,內把手回轉件螺旋結構(2015)垂直面與方鋼套(204)的?螺旋結構(2019)垂直面相貼合,此時螺旋結構(2015)與螺旋結構(2019)起始點之間相對應的圓心角大于45°,方鋼套(204)能夠在內把手回轉件(205)內轉動;
頂銷(207)通過頂銷彈簧(208)和頂銷擋環(206)可壓縮的安裝在內把手回轉件(205)的頂銷孔(2013)和方鋼套(204)的徑向盲孔(2018)內,頂銷(207)的一端位于內把手回轉件(205)的臺階沉孔(2014)外,另一端位于內把手回轉件(205)的臺階沉孔(2014)內;
方鋼的一端依次穿過主鎖舌撥塊(101)、傳動組件的方鋼過孔后插入方鋼套(204)的方鋼孔內;另一端與外把手固定連接;內把手回轉件(205)與內把手固定連接;
扭轉彈簧(306)的兩臂從圓弧推動板(307)長方板的長方孔穿過,且兩臂與長方孔前后兩端的內側面接觸,扭轉彈簧(306)的兩端分別與圓弧推動板(307)的前推板(308)和后推板(309)的內側面接觸;圓弧推動板(307)通過長方板與電機殼體(304)滑動配合;齒輪軸(303)一端穿過第一齒輪軸孔(3011),另一端依次穿過后推板(309)、扭轉彈簧(306)、前推板(308)和第二齒輪軸孔(3014);齒輪軸(303)上的橫桿(3010)位于在扭轉彈簧(306)中間的簧絲之間;兩個電機(305)分別插入電機殼體(304)的兩個電機安裝孔(3015)中,且兩個電機(305)的電機軸同時分別插入兩個小齒輪(302)的中心孔套中,之后穿過相應電機軸孔(3012)與兩個小齒輪(302)固定連接,且兩個小齒輪(302)均與齒輪軸(303)的大齒輪嚙合;蓋板(301)在蓋板安裝孔(3013)處與電機殼體(304)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