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房屋建筑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82689.1 | 申請日: | 2015-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784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衍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衍文 |
| 主分類號: | F24D5/00 | 分類號: | F24D5/00;F24J3/08;F21V33/00;E04D13/18;H02S40/38;E03B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房屋建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新型房屋建筑。
背景技術
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并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內部的溫度高達7000℃,而在80至100公英里的深度處,溫度會降至650至1200℃。透過地下水的流動和熔巖涌至離地面1至5公里的地殼,熱力得以被轉送至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溫的熔巖將附近的地下水加熱,這些加熱了的水最終會滲出地面。運用地熱能最簡單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這些熱源,并抽取其能量。地熱能是可再生資源。現有的房屋建筑中有的也利用了地熱來供暖,它們大多數采用的方式是通過水的循環,將地下的熱量提取出來,并傳導到房屋建筑內,這種方式要消耗巨大的電能抽取地下水,運行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利用地熱供暖、耗能低、使用成本低的新型房屋建筑。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房屋建筑,包括建筑本體以及密封的地熱井,所述建筑本體的側面設置有排水溝,所述排水溝通過水管連接有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供熱組件、供氣設備以及熱交換裝置;所述熱交換裝置通過管體與所述供氣設備連接,所述熱交換裝置設置在所述地熱井的水中,所述熱交換裝置包括環狀盤管以及多根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與所述環狀盤管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管體的側壁連接,所述管體的內腔與所述支管的內腔連通,所述支管的內腔與所述環狀盤管的內腔連通,?所述環狀盤管表面設置有第一氣孔,所述支管上設置有第二氣孔;所述供熱組件連接有導熱管,所述導熱管伸入到所述地熱井中且導熱管的端頭位于水面上方,所述供熱組件設置在所述建筑本體的地板內,該供熱組件為一根盤旋式金屬管。
優選地,上述的新型房屋建筑,其中所述盤旋式金屬管由多根鋼管收尾連接而成。
優選地,上述的新型房屋建筑,其中所述建筑本體的頂部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以及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電性連接的蓄電池。
優選地,上述的新型房屋建筑,其中所述建筑本體上設置有與所述蓄電池連接的燈體。
優選地,上述的新型房屋建筑,其中所述導熱管的端頭設置有喇叭狀的吸氣口,且所述吸氣口內設置有過濾網。
優選地,上述的新型房屋建筑,其中所述導熱管的外壁設置有保溫層。
優選地,上述的新型房屋建筑,其中所述保溫層由聚氨酯制備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排水溝通過水管連接有蓄水容器,蓄水容器可以收集雨水,節省了水資源;供氣設備通過管體向熱交換裝置中吹入空氣,空氣吸收了地熱井水中的熱量后,進入到供熱組件中并把熱量傳遞給建筑本體,這樣避免了消耗大量的電能抽取地熱井中的水,大幅度降低成本;熱交換裝置包括環狀盤管以及多根支管,環狀盤管表面設置有第一氣孔,支管上設置有第二氣孔,這樣設計使得吹入熱交換裝置的空氣中迅速分散開來,增大與地熱井中的水的接觸面積,提高了傳熱效率;散熱組件為一根盤旋式金屬管,這樣設計能夠保證整個建筑本體內都能受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地板的橫向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熱交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導熱管的橫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講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圖1、2、3、4所示,一種新型房屋建筑,包括建筑本體1、密封的地熱井2、供熱組件3、供氣設備4以及熱交換裝置5,其中供氣設備4為空壓機;建筑本體1的側面設置有排水溝11,排水溝11通過水管12連接有蓄水容器13。熱交換裝置5通過管體6與供氣設備4連接,熱交換裝置5設置在地熱井2的水中,熱交換裝置5包括環狀盤管51以及四根支管52,支管52的一端與環狀盤管51連接,另一端與管體6的側壁連接,管體6的內腔與支管52的內腔連通,支管52的內腔與環狀盤管51的內腔連通,環狀盤管51表面設置有第一氣孔53,支管52上設置有第二氣孔54;供熱組件3連接有導熱管7,導熱管7伸入到地熱井2中且導熱管7的端頭位于水面上方,供熱組件3設置在建筑本體1的地板14內,該供熱組件3為一根盤旋式金屬管,盤旋式金屬管由多根鋼管31收尾連接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衍文,未經王衍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826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智能供暖管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可自動清洗的吸油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