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濕地植物根不同部位同一厚度根際微生物的取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74136.1 | 申請日: | 2015-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891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林;劉波;唐曉燕;萬寅婧;李文靜;李強;盛明;莊巍;何斐;梁斌;李維新;鄒長新;潘國權;王昌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南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M1/26 | 分類號: | C12M1/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榮 |
| 地址: | 21004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地 植物 不同 部位 同一 厚度 微生物 取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生物采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濕地植物根不同部位同一厚度根際微生物的取樣裝置。
背景技術
濕地植物根際-沉積物(根際圈)微界面存在相互分異又密切聯系的氧化-還原異質環境,發生著劇烈的交換、降解、轉化和沉積等過程,往往是有機物降解、物質循環及生命活動最為強烈的場所,其中根際微生物的代謝活動被認為是根際環境物質循環的基礎機制,在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中起著核心作用,濕地植物根際微生物研究也因而成為熱點。
目前有部分研究將濕地植物置于土壤中培養,并參照陸生植物根際微生物取樣方法,即取樣時將植物連根拔起,抖掉根周圍松散的土壤,剩下為根際土并進行微生物分析,實際上濕地植物普遍生長在沉積物中,因而這些研究缺乏實際意義,由于沉積物含水率遠高于普通土壤,陸生植物根際微生物取樣方法并不適用,因而現有研究往往將濕地植物生長區域的沉積物作為根際沉積物樣品進行微生物分析,實際上根際微界面厚度只有數毫米,上述方法采集的沉積物樣品相對濕地植物根系而言尺度太大,均難稱根際沉積物,且在采樣過程中易受根系外部沉積物干擾,不能真實定量反映濕地植物根際微界面微生物的實際狀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技術現狀,提供一種能原位定量無干擾采集濕地植物根不同部位根際微量沉積物、并根據根的不同部位直徑設計相應槽徑的生長槽,根部粗處生長槽槽徑相應變大,根部細處生長槽槽徑相應變小,保證根際沉積物厚度一致的濕地植物根際微生物的取樣裝置及取樣方法。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濕地植物根不同部位同一厚度根際微生物的取樣裝置,包括由若干個生長槽模塊依次拼接而成的生長槽主體,生長槽主體上設有沿軸向延伸的生長槽,生長槽為梯形槽,且生長槽的槽徑隨其遠離濕地植物根基的距離而逐漸遞減,每個生長槽模塊上均設置有軸向貫穿的固定孔,至少一根固定軸依次穿過每一個生長槽模塊的固定孔將生長槽模塊串聯形成生長槽主體,取樣裝置還包括有機薄膜,有機薄膜能阻隔直徑大于膜孔徑的顆粒物質進入生長槽,伸入生長槽中的植物根的直徑隨其遠離根基的距離而逐漸遞減,生長槽的槽徑遞減幅度與植物根的直徑遞減幅度相適應。
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固定軸依次穿過每一個生長槽模塊的固定孔后,通過螺帽旋在固定軸上將生長槽模塊相互固定。
上述的有機薄膜為醋酸纖維膜。
上述的固定軸的數量為兩根,相應地,每個生長槽模塊的固定孔數量為兩個,且兩個固定孔左右對稱地設置在生長槽模塊上。
上述的生長槽主體的材質為有機玻璃。
對濕地植物根不同部位同一厚度根際微生物的取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剝離濕地植物根系,?并將擬測定根自根基處拉直后測量其根直徑,得到該擬測定根直徑變化率,通過該直徑變化率設定生長槽的槽徑變化率,然后將擬測定根水平放置于生長槽中,使生長槽的兩側槽壁與擬測定根之間始終保持預定同一距離;
步驟二、在生長槽中添加預定厚度的培養該濕地植物根系的沉積物,覆蓋擬測定根;
步驟三、在生長槽上覆蓋有機薄膜,并在有機薄膜上添加培養該濕地植物根系的沉積物以覆蓋有機薄膜,培養預定時間;
步驟四、移除有機薄膜上的沉積物,將擬測定根從根基剪斷,并將有機薄膜移除,取出生長槽主體;
步驟五、將所述擬測定根在生長槽模塊連接間隙處逐段剪斷,將生長槽模塊分離,將每個生長槽模塊內的沉積物分離并提取微生物,得到所述擬測定根不同部位同一厚度根際微生物。
步驟一中通過游標卡尺測量擬測定根的直徑。
沉積物為培養濕地植物的擬測定根的經過均質化處理的培養物。
預定培養時間大于七天。
在步驟五中,采用試劑盒提取所述根際沉積物中微生物的總DN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南通大學,未經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南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741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軸類零件快速淬火裝置
- 下一篇:真菌性病原菌實驗用雙頭打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