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效一體化有機廢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71702.3 | 申請日: | 2015-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253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沈澤文;李紅藝;劉廷鳳;賴佳;陶炳池;陸偉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167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一體化 有機 廢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水處理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高效一體化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屬于環境工程污水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水環境污染造成的水危機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隨著廢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常用于處理有機廢水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等。
然而,現有的廢水處理活性污泥法即A2/O工藝是傳統的生物脫氮除磷方法,但由于設備體積大,回流污泥中含一定的溶解氧,影響厭氧釋磷過程,脫氮除磷效果難于提高。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法二者之間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但生物膜實際數量隨負荷而變化,當負荷過高時,形成的生物膜過厚,易堵塞填料。通常廢水僅經過一級生物處理后出水水質較差,而需要進行多級處理,否則很難達到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降解。
因此,如何優化處理工藝,提高有機物去除效率,減少裝置的復雜性,實現高效一體化處理是當前技術有待進一步發展的有益之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高效一體化有機廢水處理裝置,特別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降解。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結構緊湊、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實用性強的高效一體化有機廢水處理裝置,不僅對廢水中有機物去除效率高、實現高效脫氮除磷,而且工藝流程簡單、便于管理,同時處理成本低、出水水質好,極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效一體化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包括頂面敞口的池體,所述池體內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厭氧層、缺氧層和好氧層,所述厭氧層和缺氧層均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好氧層填充有懸浮生物填料;所述池體的底部開設有用于與廢水管道相連的進水口,所述池體的頂面敞口邊緣開設有用于廢水處理后回收的出水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池體的底部和厭氧層之間設置有用于從進水口流入的廢水均勻進入厭氧層的布水層。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布水層為固定于池體的底部的針孔布水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池體的側壁分別開設有厭氧層取樣口、缺氧層取樣口和好氧層取樣口,所述厭氧層取樣口、缺氧層取樣口和好氧層取樣口自下而上分布并分別與厭氧層、缺氧層和好氧層相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池體的側壁開設有用于排除含磷污泥的排泥口,所述排泥口與好氧層底部相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池體的頂面敞口邊緣還設置有溢流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缺氧層和好氧層之間設置有曝氣管,所述曝氣管延伸出池體的側壁外接有流量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懸浮生物填料通過固定于池體內壁的掛架懸掛填充于好氧層。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掛架為方體,其頂面和底面均為柵格狀。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懸浮生物填料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球形或傘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在池體內自下而上依次設置厭氧層、缺氧層和好氧層,以及厭氧層和缺氧層均填充活性炭、好氧層填充懸浮生物填料,采用A2/O工藝、生物濾池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的結合技術,對廢水中有機物進行高效去除、實現高效脫氮除磷;而且簡化工藝流程、降低處理成本、提高管理便利性;同時還具有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制作容易、造價低,安全可靠、出水水質好等諸多優點。
上述內容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高效一體化有機廢水處理裝置的正視結構剖示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高效一體化有機廢水處理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高效一體化有機廢水處理裝置中針孔布水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一種高效一體化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包括頂面敞口的池體1,所述池體1內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厭氧層2、缺氧層3和好氧層4,所述厭氧層2和缺氧層3均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好氧層4填充有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傘狀的懸浮生物填料5;所述池體1的底部開設有用于與廢水管道6相連的進水口11,所述池體1的頂面敞口邊緣開設有用于廢水處理后回收的出水口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程學院,未經南京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717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防堵塞人工濕地
- 下一篇:沖擊式防堵厭氧布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