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尾端抗彎曲光纖活動連接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268374.1 | 申請日: | 2015-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151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沙和鳴;盧浩;陳俊杰;歐陽華斌;陳祖長;趙超;萬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特發(fā)信息光網(wǎng)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恒捷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38 | 分類號: | G02B6/38;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chǎn)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孫偉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尾端 彎曲 光纖 活動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尾端抗彎曲光纖活動連接器。
背景技術
目前業(yè)界的光纖活動連接器,直接將光纜與插芯連接,這樣抗彎性能較差,不能滿足客戶在線彎曲性能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nèi)容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尾端抗彎曲光纖活動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尾端抗彎曲光纖活動連接器,包括插芯、內(nèi)殼、尾柄、外殼、彈簧、后殼及護套,所述插芯、內(nèi)殼、尾柄、后殼依次相接,所述彈簧設于所述尾柄與所述后殼之間,所述外殼一端套于所述內(nèi)殼,所述外殼另一端套于所述護套,所述護套與所述后殼卡接,該尾端抗彎曲光纖活動連接器還包括鎧管,所述鎧管穿于所述尾柄內(nèi)。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護套為內(nèi)鏤空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護套尾部設有加強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簧一端與所述尾柄相抵,所述彈簧另一端與所述后殼相抵。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簧為螺旋彈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壓接環(huán),所述壓接環(huán)設于所述后殼與所述護套之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鎧管為金屬鎧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置鎧管,將鎧管的一端穿入到光纜的緊套光纖上,再將緊套光纖及鎧管一起穿入到尾柄中,這樣可以大大加強連接器的抗彎曲性能,從而提高在線彎曲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尾端抗彎曲光纖活動連接器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標記:1-插芯?2-內(nèi)殼?3-尾柄?4-后殼?5-彈簧?6-外殼?7-護套?8-壓接環(huán)?9-鎧管?10-光纜?11-緊套光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尾端抗彎曲光纖活動連接器,包括插芯1、內(nèi)殼2、尾柄3、后殼4、外殼6、彈簧5、護套7、壓接環(huán)8及鎧管9,所述插芯1、內(nèi)殼2、尾柄3及后殼4依次相接,所述插芯1穿于所述內(nèi)殼2內(nèi),所述彈簧5設于所述尾柄3及所述后殼4之間,所述彈簧5一端頂于所述尾柄3,另一端頂于所述后殼4內(nèi),所述尾柄3能夠壓縮所述彈簧5在所述后殼4內(nèi)移動,所述鎧管9一端穿入到光纜10的緊套光纖11上,所述鎧管9另一端連同所述緊套光纖11一起穿入到所述尾柄3中,所述所述外殼6一端套于所述內(nèi)殼2外側(cè),所述外殼6另一端套于所述護套7外側(cè),所述護套7與所述后殼4尾端卡接,所述壓接環(huán)8設于所述護套7與所述后殼4之間。
本實施例中,所述護套7為內(nèi)鏤空結構,提高了抗彎曲性能。
本實施例中,所述護套7尾部還設有加強線,保證了護套的抗拉力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彈簧5為螺旋彈簧。
本實施例中,所述鎧管9為金屬鎧管,所述金屬鎧管采用超柔性不銹鋼材料,這樣更好的提高連接器的抗彎曲性能。
本實施例中,所述尾柄3的內(nèi)徑為1.1mm-1.12mm,所述鎧管9的外徑為1.03mm-1.05mm,壁厚為0.1mm,而且通過將鎧管9的一端穿入到光纜10的緊套光纖11上,再將緊套光纖11及鎧管9一起穿入到尾柄3中,并且將護套7設置為內(nèi)鏤空結構,在護套7尾部增加加強線,這樣可以大大加強連接器尾端的抗彎曲性能,從而提高在線彎曲性能,從而能夠滿足客戶的在線拉力及抗彎曲性能。
以上內(nèi)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特發(fā)信息光網(wǎng)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恒捷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深圳市特發(fā)信息光網(wǎng)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恒捷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68374.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