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振動錘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67140.5 | 申請日: | 2015-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706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林登;林永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永安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7/18 | 分類號: | E02D7/18 |
| 代理公司: | 溫州甌越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于艷玲 |
| 地址: | 32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振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體涉及一種振動錘。
背景技術
振動錘是一種廣泛用于城市建設、橋梁、港口等各種基礎施工工程的沉拔樁施工機械。振動錘采用振動式打樁方法打樁,振動式打樁方法的原理為:振動錘產生的周期性激振力使樁產生振動,使得樁周邊的土壤軟化,這樣土壤對樁的摩擦力大大減小,樁在振動力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便可沉入土壤。
?????傳統的振動錘包括減振裝置、振動裝置及夾持裝置,減振裝置包括減振殼體及吸振組件,減振殼體上方用于吊裝,下方與振動裝置之間安裝吸振組件,該吸振組件一端安裝于減振殼體,另一端可隨振動裝置豎向往復伸縮,以減少振動裝置對減振殼體影響,而振動裝置包括振動殼體、主動轉軸、從動轉軸及軸驅動組件,主動轉軸及從動轉軸轉動于振動殼體內,兩者的外周面均設置有偏心塊在其轉動時產生激振力,夾持裝置安裝于振動殼體下方用于固定所需打入泥土的樁。往往會在減振殼體內設置有潤滑油放置腔并采用飛濺潤滑方式對軸承進行潤滑,而飛濺潤滑方式即依靠振動殼體內轉軸上的偏心塊高速旋轉而將潤滑油甩起至振動殼體內壁,但由于振動殼體內結構的特殊性,易造成軸承的干摩擦而損壞,增加了軸承出現早期故障的概率,大大降低軸承的使用壽命。
未解決上述問題,申請號為201010137305.9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振動錘的振動室軸承冷卻潤滑系統,通過吸油管配合油泵先將潤滑油放置腔內油抽離至分油塊,再由分油塊通過潤滑油管將潤滑油輸送至各軸承內腔,實現逐一針對潤滑,保證潤滑效果,然而,由于分油塊體積不大且分油塊與各軸承之間的潤滑油管均采用軟質管道,一旦為增加振動錘激振力而增加帶偏心塊的轉軸時,軸承和潤滑油管必然增加,聚集于一處的油管排布較為雜亂,易打結、彎曲或相互擠壓,對于時常高空作業的振動錘不及時發現的話,會造成潤滑效果不佳的狀況,在對振動錘維修或者日常檢查時,雜亂的油管也大大增加了工作所需消耗的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潤滑更加流暢的振動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減振裝置、振動裝置及夾持裝置,所述的振動裝置包括振動殼體、若干個第一轉軸及轉軸驅動組件,所述的第一轉軸兩端分別位于振動殼體兩側并與振動殼體之間各設置有第一軸承及第一軸承座,所述的第一轉軸沿水平依次排布,所述的振動殼體內設置有潤滑油放置腔,所述的殼體上設置有將潤滑油從潤滑油放置腔導出并引流至各軸承的循環潤滑組件,所述的循環潤滑組件包括油泵、油泵通道、分流組件、第一潤滑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組件包括安裝于殼體上方的分流板及設置于分流板內的分流通道,所述的分流通道開設有至少一個進油口及若干個第一出油口,所述的油泵通道設置于潤滑油放置腔與進油口之間,所述的各第一出油口與各第一軸承座相對豎向的位置相對應,所述的第一潤滑通道沿豎向設置于第一出油口與第一軸承座內腔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分流板將潤滑油進行分流一方面避免所有軟質管道管道聚集于一處打結、彎曲或相互擠壓,影響通暢供應潤滑油,另一方面,豎向排布的潤滑通道進一步增加潤滑油運輸的通暢性,針對各軸承內腔進行無死角的潤滑,保證振動錘整體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振動殼體外側與第一潤滑通道對應設置有第一油路板,所述的第一潤滑通道位于第一油路板內且兩者軌跡相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潤滑通道如若采用軟質管道,則會暴露于殼體外側,使用壽命有限的同時傳輸穩定性差,而將第一潤滑通道設置于第一油路板一方面不易受外界影響,保證了潤滑油的傳輸穩定性,另一方面第一油路板也增加了殼體整體的強度,使振動錘更加牢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一轉軸下方沿水平依次設置有第二轉軸,所述的第二轉軸兩端分別位于振動殼體兩側并與振動殼體之間各設置有第二軸承及第二軸承座,所述的每兩個第一出油口之間設置有第二出油口,所述的振動殼體外側設置有第二油路板及位于第二油路板內并與第二油路板軌跡相同的第二潤滑通道,所述的第二油路板包括主油路板部和分油路板部,所述的主油路板部從第二出油口沿豎向向下延伸,所述的分油路板部位于主油路板部相對出油口的另一端,所述的分油路板部呈轉折處位于主油路板部端部的V形排布,該V形的各端部延伸至相鄰的第二軸承座內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雙排設置的轉軸使激振力進一步增加,主油路板部將潤滑油統一輸送一段油路,再通過分油路板部V形傳輸分流至對應的各軸承,簡化第二潤滑通道的同時增加送油效率,進一步優化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永安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永安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671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瀝青混凝土防滲心墻施工面移動式加熱裝置
- 下一篇:一種建筑混凝土管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