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腹腔手術中的負壓封閉引流系統及多孔泡沫引流棒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66951.3 | 申請日: | 2015-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013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2 |
| 發明(設計)人: | 隗剛;劉攀;全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維斯第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27/00 | 分類號: | A61M27/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劉志菊 |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腹腔 手術 中的 封閉 引流 系統 多孔 泡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腹腔手術中的負壓封閉引流系統及多孔泡沫引流棒。
背景技術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acuum?sealing?drainage,簡稱VSD)是德國ULM大學Wim?Fleischman博士于1992年首創,并形成理論雛形,用于四肢創面的引流;1994年中國裘華德教授首次將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應用于普外科,開創了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普外科應用的先河,王彥峰、裘華德教授在中國于1998年3月18日得到授權的專利CN?2276350,為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第一個專利。從此,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通過負壓封閉引流系統來實現的,它包括多孔泡沫軟墊、一端設置在多孔泡沫軟墊內的引流管、用于密封多孔泡沫軟墊的密封薄膜。將裝配引流管的多孔泡沫軟墊鋪設在創面上,用密封薄膜密封,并將引流管接通負壓,從而在創面處建立了一個封閉的引流區,進行持續地負壓封閉引流。與現有的普通換藥相比,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能將被引流區內的滲出物和壞死組織通過多孔泡沫軟墊及引流管非常及時地清除,從而使被引流區可達到“零積聚”狀態,創面能夠處于持續的清潔環境下,大大降低了機體對毒素的重吸收;即使有較大的腔隙存在,腔隙也因負壓的存在而加速縮小。對淺表創面而言,密封薄膜和多孔泡沫軟墊也使局部環境更接近生理性的濕潤狀態;同時,作用于創面軟組織上的負壓刺激,有利于局部微環境的改善和組織水腫的消退,加速了創面中肉芽組織的新生,縮短創面愈合時間。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下,創面3-7天內無需換藥,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減少了患者痛苦,降低了綜合醫療費用。
在我國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已廣泛適用于:創傷科、骨科、普外科、燒傷科等領域。
目前腹腔內的積液問題無法有效的解決,現有的引流管大多是點線的引流方式,無法進行立體引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腹腔手術中的負壓封閉引流系統及多孔泡沫引流棒,可對腹腔手術待引流區進行有效的負壓封閉引流,系統能依靠負壓主動、高效引流待引流區滲液,使其處于零聚集環境,避免形成腹腔彌漫性感染,減少機體毒素吸收,降低因感染、出血、體液滲漏等造成的術后并發癥幾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腹腔手術中的負壓封閉引流系統包括多孔泡沫,吸盤、醫用貼膜、引流管、儲液容器、負壓源,其多孔泡沫為多孔泡沫棒,多孔泡沫棒周圍及下端由帶孔醫用薄膜2包裹,吸盤與第一引流管連接,第一引流管的另一端連接儲液容器,第二引流管連接在儲液容器與負壓源之間,醫用貼膜貼在吸盤上。
所述的多孔泡沫棒的截面面積為30~60mm2,多孔泡沫棒的長度為50~100mm。
所述的帶孔醫用薄膜2的厚度為0.01~0.02mm,其上的孔直徑為1~2mm,孔的間距為3~6mm。
一種用于所述腹腔手術中的負壓封閉引流系統的多孔泡沫引流棒,包括多孔泡沫棒,多孔泡沫棒周圍及下端由帶孔醫用薄膜包裹。
所述的多孔泡沫棒的截面面積為30~60mm2,多孔泡沫棒的長度為50~100mm。
所述的帶孔醫用薄膜的厚度為0.01~0.02mm,其上的孔直徑為1~2mm,孔的間距為3~6mm。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①本實用新型可對腹腔手術待引流區進行有效的負壓封閉引流,系統能依靠負壓主動、高效引流待引流區滲液,使其處于零聚集環境,避免形成腹腔彌漫性感染,減少機體毒素吸收,降低因感染、出血、體液滲漏等造成的術后并發癥幾率;②系統一體化設計及吸盤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手術的操作步驟,將有效的降低手術時間和患者痛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腹腔手術中的負壓引流系統示意圖。
圖2為多孔泡沫引流棒結構示意圖。
圖3為多孔泡沫引流棒外觀示意圖。
圖4為腹腔手術中的負壓引流系統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為腹腔手術中的負壓引流系統使用中封閉引流區域切面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情況,但它們并不構成對發明的限定,僅作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維斯第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維斯第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669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提高解吸速度的納米壓裂技術
- 下一篇:一種煤層氣U型井注熱強化抽采方法





